逢低建倉 關注中盤風格
市場上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回調則是買入的機會。展望二季度,宏觀經濟前行的道路不是非常明朗,徘徊行進的過程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建倉機會,整體風格上建議略偏中盤。
股混開基:長期看,經濟沖擊尾聲化、A股在大類資產中價格占優、社會存量資金的風險偏好有所改善從實體流向金融資產等因素給予我們對市場不悲觀的理由。同時,在我國經濟轉型期間,未來可以預見政策的溫和性使得宏觀經濟處于弱周期中。因此,未來市場的震蕩將會呈現常態,但是調整給投資者提供了分批布局績優基金的良好機會。風格上,在經濟處于衰退期向復蘇期轉變時,我們依然認為大盤藍籌股難有超額收益,而小盤股受到估值、解禁以及IPO等多方因素的影響風險較高,相對而言中盤風格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在具體品種選擇方面,可以結合海通風格箱,挑選那些在震蕩市場中的績優基金,或對不同風格的績優基金進行搭配,同時關注組合整體的配置是否略偏中盤。
交易型基金:二季度市場可能更多的是結構性機會,趨勢性機會不大,基于這樣的預期,對于能承受較高波動的投資者而言,可以選取偏中盤風格的產品中長期持有,而對于交易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以關注短期波段行情,比如一些政策帶動的行業機會可以選擇投資該行業配置相對比較突出的指數或者股票型激進類份額。對于債券交易型基金,我們認為債市仍有空間,有配置需求的投資者可繼續配置業績優異、當前折價的債券封基。
債券基金:二季度基本面和政策面均存在對債市的利多因素。隨著季節因素的結束,食品價格重回下降通道仍是大概率事件,二季度物價水平重回升勢的概率并不大;從資金面上看,公開市場資金相對充裕;二季度經濟觸底存在不確定性;另外,地方養老金入市提速也在資金面上對債市形成支撐。我們繼續看好債券資產在未來的配置價值,不過隨著政策逐步放松,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已是不爭事實,去年4季度以來利率產品和高等級信用產品收益率的急速下行也降低未來的吸引力,投資重心應逐步向中等級信用產品過渡,品種上可選擇高信用債持有比例以及債強市及股債平衡市下具有良好歷史業績的產品。
貨幣基金:二季度公開市場到期規模較大,同時疲弱的貸款需求以及外匯占款增速或將促使央行進一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貨幣市場資金利率有望持續維持于偏低水平,因此當前貨幣型基金產品并不作為主要推薦品種。有流動性管理需求的投資者可選擇一些成立時間早且組合剩余期限較長的品種。
大類資產配置:我們對積極型、穩健型以及保守型三類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給予資產配置比例的建議。我們給予這三類投資者在權益類基金(包含股票、混合型基金以及交易型基金)一個配置比例區間,分別為積極型配置區間60-100%;穩健型30-80%,保守型10-40%,均衡配置比例分別為80%、55%和25%。當我們判斷市場上漲概率較大時,我們會在權益類基金上配置較高的比例,反之則降低比例。
投資建議:積極型投資者可以配置75%的主動型股票混合型基金,15%的交易型基金(含指數型基金),10%的債券型基金;穩健型投資者可以配置55%的主動型股票混合型基金、10%的交易型基金(含指數型基金)、20%的債券型基金、15%的貨幣市場基金;保守型投資者可以配置35%的主動型股票混合型基金、20%的債券型基金、45%的貨幣市場基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