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樓盤)推出只租不售住宅用地,到廣州(樓盤)提出租購同權,再到住建部等9部委聯合發文在廣州等12城試點租賃市場改革,近一個月來,住房租賃市場改革成為關注熱點。
7月26日,新華社報道,“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說,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這一表述迅速引起市場熱議。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國務院層面的《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正式公示,其意見反饋期已在6月19日截止,但目前尚未有租賃市場相關法律進入人大立法計劃。而是否能有法律層面的“上層建筑”,對于租賃市場改革,顯然有著重要意義。
立法腳步加快
進入2017年,租賃市場立法的腳步明顯加快。
今年2月,在國新辦舉行的房地產和棚戶區改造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表示,相關部門正在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同月,國務院印發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其中提到,年內將制定城鎮住房保障條例,同時推進統住房租賃市場改革涉及的立法項目。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全國人大常委會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中,尚沒有相關法律的制定計劃。
今年5月19日,住建部公示了《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下稱《條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第二章共13條內容,均為住房租賃的相關條例,涉及租金、合同制定、押金收取、居住空間標準等多個方面。
《條例》的公示,以及近期開始推動的廣州、深圳(樓盤)等12城市的租賃市場試點工作,被認為是租賃市場立法腳步加快的標志。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重點保護租客權益成為了此次《條例》及后續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
近期成為關注焦點的租售同權在《條例》中亦有所體現,經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可以作為承租人有合法穩定住所的憑證。承租人可持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依法申領居住證,并享受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
楊紅旭指出,目前討論的租售同權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從各地經驗來看,部分城市持有當地居住證,已經可以享受本地入學待遇,但沒有明確界定租房是否可以享受優質學區房。結合廣州近期推出16條租房新政,規定符合條件的租房者也可以享受優質學區房,外地租戶的“市民化待遇”,正在不斷實現。
涉及多領域改革
盡管《條例》已經初步制定完成,但要繼續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顯然還需要更多更有力的措施。
多位受訪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住房制度改革,還需要法律層面的制度支持。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葉劍平表示,當下推進的以租購并舉為目標的住房制度改革,實際上是以住房為抓手,推動社會服務均等化,反映出社會治理思路的轉變。而《條例》作為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部分措施不具有強制性,在租賃市場的專門法律尚未制定的情況下,其落地實施還需要地方政府的強制性政策和法規配合。
記者注意到,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樣多側重于保護承租人權利,且多有強制性規定和措施。
以德國為例,德國民法規定,一般情況下,房東出租后三年內不得將租金漲幅超過20%,即使有正當理由想提高租金,也必須經過房客同意。房客不同意,房東只能提起訴訟,而不能自己強行提高租金。
對此,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指出,在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相對滯后,缺乏法律保護的承租人往往處于弱勢地位,享受不到應有的的權利和地位,這也使得租售同權成為相關制度建立所要解決的的核心問題。
他表示,盡管當下的租售同權主要特指教育領域,并且已經取得明顯進展。但實際上,租售同權還應當包含租房者不被隨意漲租金、克扣押金等財產權利,不被隨意驅趕、安全居住的等多方面權利,其中涉及到出租人、承租人、中介三方的復雜關系,涉及到住房以外多個領域的改革,這都亟待法律制度的規范。
26日,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住建部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要求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要支持相關國有企業轉型為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民營的機構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廣州、深圳、南京等12個城市成為首批試點。
臺“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明確規定禁止購買和食用貓肉、狗肉,違者最高可處25萬元(新臺幣,下同)的罰款。臺灣若注重貓狗勝過注重人權,那就不是本世紀最先進“立法”,而是本世紀最大笑話了。
徐筱薌希望能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層面對法律和條款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注重立法質量,保證所立的法律法規要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一定要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為提高立法質量,全面做好2016年立法工作,4月11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暨立法培訓會議召開,部署2016年立法工作,同時對立法人員進行培訓。
在其他城市推廣立法權之時,除了要建設新的立法力量,更應該總結已有的經驗和問題,避免重蹈覆轍。
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輻射有哪些?它們會造成哪些危害?如何防治?昨日召開的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十五次會議,首次審議了《河南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使得輻射污染這個陌生的詞匯走進百姓視野。
5月27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明確了高標準糧田誰來建、誰來管、給啥好政策等問題。高標準糧田規劃、建設涉及農業、水利等多部門,為避免出現多頭管理而實際無人管的現象,條例明確縣級以上政府的農業部門負責,其他部門做好有關工作。
傅瑩說,這次法律修改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今日上午11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有記者問,這次大會有一個議程是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進行審議,我們關注到曾有人批評全國人大立法權虛置問題。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完善立法體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類似廣告法這樣,由行政部門起草、國務院法制辦修改、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立法流程已經成為行業立法的標準流程。
我們兩地房產稅改革的試點,之所以并不違法,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法規體系和授權鏈條。大的改革方向是以經濟手段為主調控房地產市場,即大的趨勢是這個經濟手段里必須包括現代稅制,包括現代稅制里的直接稅——房地產稅。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已將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列入2014年至2018年地方立法規劃,通過立法對糧食生產加以保障。
12月30日,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秦玉海、張大衛、蔣篤運、儲亞平、王保存、李文慧和秘書長張啟生,副省長李亞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