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記者從ofo了解到,針對此前網上曝出ofo貪腐信息事件,ofo已經于5月19日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發起訴訟,以上述信息對ofo小黃車及戴威本人的名譽造成嚴重傷害,涉嫌侵權為由,起訴發表相關信息的社交平臺脈脈和科技訊網站。日前,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
5月3日,一則有關ofo內部出現貪腐問題的評論從社交平臺脈脈中流出,而關于這個匿名用戶,其賬號認證的真實信息截止到起訴日都未得到證實,存在很大嫌疑。
起訴書中稱,該用戶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采用捏造事實手法,污蔑ofo內部出現嚴重貪腐問題,營造原告公司的負面形象。而在評論發出和引發熱議后,脈脈平臺并未核實和刪除該評論,制止評論的轉載和傳播,在網絡上大肆宣傳,極大損害了ofo的商譽。
科技訊網站則陸續發表了《原ofo員工曝猛料一個學校運營能從小黃車套取幾萬幾十萬》、《被資本綁架,創始人戴威和他的原告漸行漸遠》等侵犯ofo小黃車和戴威名譽的文章,歪曲事實,誤導公眾對ofo的認知,抹黑意圖十分明顯。
同時,科技訊利用經營的有相當用戶數量的網站發布關于ofo小黃車的不實信息,引發公眾長時間、持續性關注和評論,其主觀攻擊、詆毀、誹謗、污蔑ofo小黃車的行為極其惡劣,用虛假、負面信息掩蓋事實真相,不僅對ofo小黃車的名譽造成極大損傷,還欺騙了公眾。同時也對戴威本人的名譽造成嚴重傷害。
ofo起訴書中稱,上述行為皆屬于捏造事實、污蔑原告、毫無事實根據的造謠,情節極為惡劣,抹黑原告的主觀意圖極為強烈,給ofo小黃車的商譽均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依法已經構成了利用信息網絡侵犯原告名譽的重大侵權行為。
ofo將通過法律手段要求脈脈刪除有關貪腐原帖和評論、提供用戶聯系方式和地址、發表道歉聲明、支付損害賠償金100萬元等其他費用。對于科技訊,ofo小黃車則訴訟請求刪除侵權文章并提供作者聯系方式和地址、公開發布道歉聲明、支付損害賠償金100萬元等其他費用。
據了解,目前北京海淀區法院已受理立案。
據工作人員介紹,制造一輛ofo共享單車一般需要經過80道工序。此前飛鴿自行車的業務標準是“15秒放飛一只鴿子”,在與ofo共享單車合作以后,經過對生產線包括分發的調整,目前已基本能達到同樣的水平。
5月10日,ofo方面在發給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回應中表示,“請大家相信,我們對貪腐零容忍,一旦查實絕不姑息,將公平、公正的處理所有貪腐事件。”
另外一個現任員工則側面證實了這個觀點,并表示,一個城市經理可以每月可以貪好幾萬,就連學校運營都可以貪個幾萬十幾萬。從爆料信息來看,ofo內部貪腐的主要方式有兩個——“吃空餉”、“吃回扣”。
下載了小黃車(ofo共享單車)軟件交押金充了值,想退掉時,押金倒是有退的窗口,但余額卻挺難退。
談起ofo的發展,張巳丁表示,作為共享單車原創者和領騎者,ofo在創業路關于中國式創新路徑體會更多的是堅持二字。也正是因為一直堅持,ofo才成功立足校園,成功走向城市,并從中國成功走向全球。
服務環境水平和社會文明水平六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西安、杭州等20座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共享單車發展水平進行評估排名。報告同時給出“2017年第一季度主要城市六大榜單”,北京位列“停車設施相對完善”、“節能減排貢獻最大”、“政府服務環境最好”三個榜單之首。
3月26日,一位未滿12周歲的兒童因為騎共享單車ofo,在上海浙江北路、天潼路路口被大客車碾壓,送醫后搶救無效而宣布死亡。
3月26日,一位未滿12周歲的兒童因為騎共享單車ofo,在上海浙江北路、天潼路路口被大客車碾壓,送醫后搶救無效而宣布死亡。另一條就是必須改進的技術路線,目前ofo的低成本競爭不應該成為共享單車的發展方向,必須進行轉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的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所以這也是共享單車平臺必須履行的監管責任。
據《勞動報》報道,一位年僅11歲的男生在共享單車騎行過程中被客車卷入車底身亡。據悉,昨天下午1點15分左右,在天潼路浙江北路路口,一輛大型客車與一輛自行車發生碰撞,一名男生被卷入車底。
據《勞動報》報道,一位年僅11歲的男生在共享單車騎行過程中被客車卷入車底身亡。據悉,昨天下午1點15分左右,在天潼路浙江北路路口,一輛大型客車與一輛自行車發生碰撞,一名男生被卷入車底。
共享 而李錚很快發現,對不少年輕人來說,共享單車解決的不只是每天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圍繞共享單車已經形成了一種“社群”。盡管鄭州并非自行車制造城市,但由于摩拜單車是與富士康合作生產的,未來鄭州也能在共享單車的上游分得一杯羹。
核心提示丨連日來,因停車收費問題和扣車問題,剛剛進入鄭州不久的ofo共享單車引發熱議。另據了解,ofo正在與鄭州公交總公司溝通,ofo的后臺可能與鄭州公交總公司正在開發的數字化平臺對接,實現互利共贏,讓公交和共享單車零距離接駁。
在同一日,共享單車“戰友”ofo和摩拜雙雙被爆出貪污丑聞。
8日下午4時30分左右,5名身穿印有“ofo共享單車”服裝的工作人員趕到事發現場,其中一名工作人員爬到樹上,隨后與其他兩名工作人員協作,將掛在樹上的共享單車“解救”下來。韓驍律師還稱,行為人使共享單車處于不能使用的狀態,其行為涉嫌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關于故意毀壞財物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