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天然氣市場化改革不斷提速。
11月14日,發改委表示,決定在福建省開展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試點。
這是天然氣第一個市場化改革試點。業內預計,此后還會相繼出現更多試點。
需要一提的是,近段時間,發改委密集發布了一系列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政策和通知,包括天然氣管輸、儲氣設施、化肥用氣市場化等,改革進程明顯加速。
此外,日前三桶油還集體對外公開了管網信息,管網獨立也邁出了重要一步。
業內人士表示,上述一系列動作標志著天然氣價格改革將邁出“管住中間”的第一步,為油氣改革方案落地鋪路。
天然氣市場化改革試點落地
昨日,記者了解到,發改委決定在福建省開展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試點,西氣東輸供福建省天然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
發改委要求,福建省物價局要完善天然氣銷售價格管理機制,合理安排銷售價格;按照《關于加強地方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降低企業用氣成本的通知》要求,減少供氣層級,加強省內輸配價格監管,努力降低用氣成本;研究制定應對天然氣氣源價格異常波動的工作預案,保障市場平穩運行;適時完善低收入群體用氣價格政策和社會救助機制,確保低收入群體不因天然氣價格波動降低生活質量。
同時,中石油公司要積極配合福建省做好改革試點工作,加強與用氣企業溝通,妥善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積極推動西氣東輸供福建省天然氣進入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盡可能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價格,實現價格公開透明。
業內預計,后期還將有更多的試點出臺。
實際上,10月份以來,發改委陸續公布《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關于明確儲氣設施相關價格政策的通知》、《關于做好2016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持續推進。
此外,11月10日,發改委還發布《關于推進化肥用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自11月10日起放開化肥用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并鼓勵化肥用氣進入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
這是繼天然氣管輸定價和成本監審、儲氣調峰價格放開后天然氣市場化價格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
安迅思分析師韓小慶向記者表示,根據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整體思路,傾向于在政府的監管下,逐步由市場決定。且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市場需要靈活的定價機制,且根據供需關系,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實施差別化定價。
油氣改革方案出臺漸行漸近
需要一提的是,前不久,三桶油還集體公開了油氣管網信息。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朝暉向記者表示,三桶油油氣管網信息的公開,標志著油氣領域中游環節引入第三方競爭,逐步實現管網獨立取得重大進展。
按照此前的油氣改革思路和征求意見稿的說法,管網獨立采取分步走的路徑,先在三桶油內部實現管輸業務的相對獨立,業務和上游、下游徹底分離,資產和人員從母公司分離,財務獨立核算,制定出管網無歧視向第三方放開的實施辦法以及監管制度。
從去年以來,盡管我國油氣改革不斷推進,但油氣改革方案始終未出臺,其中油氣管網的壟斷被認為是改革的難點。
“油氣管網不放開,油氣改革基本上無從進行。”有油氣行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
此外,根據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將全面啟動管輸企業定價成本監審工作。
業內人士表示,上述一系列動作標志著天然氣價格改革將邁出“管住中間”的第一步,為油氣改革方案落地鋪路。
據了解,目前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已經過數輪修改,有望在年內出臺,最終改革目標是“十三五”期間實現政府只監管自然壟斷的管網輸配氣價格,而氣源和銷售價格兩頭放開。
長期以來,在中國特定的語境中,每當提及“企業化經營”、“按市場規律辦”、“市場化改革”、“與國際接軌”,公眾首先想到的就是商品價格即將上漲。改革是為了增進公眾的福祉,市場化改革方向是大勢所趨,但市場化并不意味價格的必然上漲。只有真正做到了市場化,才會形成市場化票價,才會真正讓公眾信服。
鐵道部撤銷,是本輪政府機構改革中的重頭戲,可謂當下國人攤上的一件大事,對這樣的大事,國人抱有良好的期待是順理成章的。從這個角度,為了維系本輪政府機構改革所凝聚起來的社會信心,盡快拿出明確的措施,打消人們關于火車票價將隨鐵道部撤銷而上漲的擔憂便顯得至關重要了。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昨日在某網站論壇上表示,保險業市場化改革要成功地推進,首先必須進行資本監管轉型,才能為以產品條款和費率為主要內容的承保業務,和以投資決策、資產配置為主要內容的投資市場化改革創造條件。
備受關注的鐵路運價改革方案正在醞釀中,可能于明年初出臺。毫無疑問,只有諸如“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這樣一些基礎性的改革充分落實到位了,鐵路本身才可能真正實現市場化。
改革涵蓋經濟、政法、文化、社會、生態、黨建、國防等7大領域,涉及面廣,改革意在重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而不僅僅是市場經濟體制。3、公報的改革亮點在于歷史性的定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突破以往發揮市場“基礎性作用”的基調。
今年以來,壽險預定利率改革一直在市場預期之中,但沒料到出手會如此之快。8月2日,中國保監會正式宣布啟動普通型人身保險(放心保)費率政策改革,保險業沿用了14年、上限固定在2.5%的壽險預定利率放開。
近年來我國壽險業發展的動力明顯不足。面對持續下滑的保費增速,無論是監管層還是市場主體都開始意識到,壽險預定收益率已經到了 “不得不改”的地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也表示,2.5%的壽險預定收益率已經持續了十幾年,嚴重抑制了保險需求,保監會下一步將重點研究推進壽險費率政策的改革問題。
鐵路系統再提“貨運組織改革”和“市場化改革”,這多少源于鐵路貨運量增長乏力和市場份額的逐步減少。今年一季度,鐵路貨運裝車需求呈現下滑趨勢,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完成99074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787噸,同比降0.8%左右。
郭樹清說,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就是要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完善有利于市場穩定和功能發揮的體制機制,切實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引導社會資金分配到國民經濟發展最需要的領域和最薄弱的環節。
中國人民銀行27日發布的2014年年報稱,2015年將繼續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繼續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完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市場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靈魂。在新常態下認識農業現代化,可以從市場化角度來理解。
貨幣政策保持穩健、改革力度逐漸加大的2014年,投資者應該怎樣把握住機遇,布局優質的白馬品種,在結構性行情中精選個股,在趨勢性行情中做足收益,則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我們認為今年的投資主線在于市場化改革與新興產業這兩條主線當中。
目標要明確、布局要科學,以制度建設促推發展理念轉變和公平環境建設,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開放的節奏,務求在重點領域改革實現突破 2014年是落實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的起步之年。
據報道,記者3月24日從有關方面獲悉:從4月起,我國天然氣價格將進行大幅上漲,其各地零售終端價格將達到3元-3.5元/立方米區位,進而逼向4元大關。在肯定天然氣定價向市場化回歸的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如果競爭規律沒有破題,這種市場化很容易演變成單純的漲價行為。
規劃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年均新增天然氣消費量超過200億立方米,到2015年達到230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