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簡稱《綱要》),提出將信息化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加快釋放信息化發展的巨大潛能,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
對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昨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綱要》將是規范和指導未來十年國家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三步走”建設網絡強國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誰在信息化上占據制高點,誰就能夠掌握先機、贏得優勢、贏得安全、贏得未來。
對此,《綱要》提出了“三步走”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
第一步,到2020年,核心關鍵技術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為驅動現代化建設的先導力量。
第二步,到202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實現技術先進、產業發達、應用領先、網絡安全堅不可摧的戰略目標,涌現一批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網信企業。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信息化全面支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網絡強國地位日益鞏固,在引領全球信息化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為。
“這為國家信息化發展劃定了路線圖。”業內專家解讀說。
電子政務或率先突破
政府和公共服務部門掌握著大量的數據資源,是最大的信息數據生產、收集、使用和發布單位。對此,《綱要》明確提出要深化電子政務工作。
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介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務數據的價值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但政府已經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重視,將從三個方面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工作。
首先是加強數據資源的管理,優先開放相關領域數據。加快建立政府數據資源目錄清單,要在摸清政府數據家底的基礎上,按照“增量先行”的方式,加強對各部門數據的統籌管理,在國家層面進行統籌管理;推動制定政府數據開放計劃,建立安全責任機制,落實部門數據開放和維護責任,明確各部門數據開放的時間節點和路線圖。
“優先推進與民生保障服務相關的數據向社會開放,具體包括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和教育等。”李樸民說。
其次是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實現最大程度的數據開放。
李樸民說,要抓緊修訂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促進政府數據在風險可控的原則下盡可能開放,明晰數據開放的權利和義務,界定數據開放的范圍和責任。充分發揮促進大數據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加強對政府信息化項目的后評價和項目審查,強化對數據資源建設以及數據共享開放、數據質量和安全的審計監督。
第三是建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標準體系,實現統一開放。
李樸民說,我國將在2018年以前建成政府數據統一開放門戶,實現面向社會的政府數據資源一站式開放服務。同時,盡快建立政府數據采集質量保障和安全管理標準,加強政府數據開放的標準化,以方便社會各方面利用。
IT產業加速國產化保障信息安全
發展信息化必須確保安全。莊榮文說:“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要做到協調一致、齊頭并進,切實防范、控制和化解信息化進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根據業內人士的介紹,隨著云計算與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業務開始選擇在云端開展,云計算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正日益嚴重。基于漏洞、病毒、未知威脅的攻擊正日益頻繁且智能化,云安全的防護難度也與日俱增。
對此,網宿科技首席安全官歐懷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只有建立起完全自主、安全可控的IT系統,把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確保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IT產業國產化是保障我國信息安全的根本途徑。
除了保障經濟安全,網絡安全還有更大的范疇。
莊榮文介紹,不久前,我國發布了反恐怖主義法,同時正在制定網絡安全法,這都是維護網絡安全、國家安全方面的重要舉措。下一步,中國希望在網絡反恐方面跟世界各國加強合作。
“網絡安全是世界各國關心和關注的問題,網絡安全問題,世界哪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需要世界各國共同攜手、加強合作,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安全,打擊網絡恐怖主義。”莊榮文說。
7月27日下午,國家網信辦、發改委、工信部三個部門在國新辦,就《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還要維護網絡主權和國家安全,堅決防范和打擊通過網絡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政權、破壞統一、盜密泄密等行為。
據交通部官網消息,交通部近日印發《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發展綱要》(簡稱《綱要》),《綱要》提出,要根據城市交通狀況,適時研究推進城市交通擁堵收費政策;謹慎采取機動車限購、限行的“兩限”政策,避免“兩限”政策常態化,已經實行的城市,適時研究建立必需的配套政策或替代措施。
新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作了全面布置。
推行軍事體育訓練與人事管理掛鉤等配套政策。
8月1日,中央文明委下發《關于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簡稱《意見》),勾畫出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以制度的力量培育誠信自覺,用制度的籠子關住失信行為。
我國將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如果法律、政府透明度能聯系起來,再加上民間和社會組織,大家形成一種合力,那么未來信用體系的構建將有美好的前景。
我國將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如果法律、政府透明度能聯系起來,再加上民間和社會組織,大家形成一種合力,那么未來信用體系的構建將有美好的前景。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到202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要穩定在5.5億噸以上。
12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鄭州簽署《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共建協議》。省長謝伏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黨組書記申維辰代表雙方簽字。副省長徐濟超主持。
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會議12月4日在京召開。栗戰書強調,中央批準印發了《綱要》,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個黨內法規制定工作規劃綱要,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具體體現和重要內容。
為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注入不竭動力——聚焦中央首次出臺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 《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27日正式發布,對今后5年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進行了統籌安排。
積極推進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完善投資者權利救濟途徑,建立健全信訪、調解、仲裁、訴訟等多樣化的市場糾紛解決機制。全面建立綜合監管體系,完善協同工作機制,共同推進我省資本市場法治建設。
針對這兩項,《綱要》提出,到2015年末,省轄市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常規指標達標率為98%,同年,并實現省轄市及省直管縣城市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監測。伏牛山地生態區,位于我省的西部,包括黃河以南,京廣線以西及南陽盆地大致沿南水北調走向以北的山丘區。
近日,深圳正式發布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城市定位上,正式發布的《綱要》與此前建議稿階段表述有所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發布,經梳理發現,文中至少有15處直接提到旅游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