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十月 理財產品為何受冷落?

                2014-10-08 08:21    來源:東方今報

                  “十一”長假后,多家銀行推出了國慶專屬理財產品以吸引投資者購買。經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前來網點咨詢的投資者并沒有增加,而亞運村某銀行網點的理財師告訴記者:“沒人是常態,網點平時就沒什么客戶量,作為理財師則有點閑得發慌。”

                  互聯網金融產品大賣

                  與遇冷的銀行理財產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熱賣。據統計,民生易貸自7月份開始售賣產品至今,短短三個月時間里,產品銷售額超過2億元,且推出的每只產品投標進度都為100%。

                  此外,記者查看多只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發現,部分銀行將理財產品成立的最低募集資金規模調整為零元,而此前募集規模最低也為千萬元量級。也就是說,只要有一位客戶購買,從理論上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就達到成立條件,這無形中給銀行增加了產品運行成本。

                  季末理財時代終結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9月份的四周時間里,除了第三周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數量增長66款以外,其他三周發行數量與發行銀行均為雙降。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十一”長假前,本該屬于銀行理財產品的盛宴意外“流產”了,9月最后一周,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與上周持平。

                  上周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共發行710款,其中,1個月以下理財產品17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6%,較上周上升24個基點;1個月至3個月期理財產品342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8%,較上周上升3個基點;3個月至6個月期理財產品23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33%,較上周上升2個基點。

                  “需要接受的新觀念是,銀行季末理財時代結束了,銀監會的236號文就是要讓銀行杜絕沖時點的情況,往年,銀行在季末往往會通過銀行理財產品倒存,將發行和到期時間集中于每月下旬,在月末、季末等關鍵時點將理財資金轉為存款。”業內人士表示。

                  另類理財產品遇冷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2012年及以前銀行推出的另類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不僅包含各種白酒、紅酒,還包括手表、鉆石、瓷器、字畫,甚至影視投資和火腿都成為投資的對象。但這一熱潮在2013年以來出現快速冷卻。

                  2013年~2014年,僅有五家商業銀行發行了共14款另類理財產品,并且在投資方向上,除了建設銀行與中國聯通合作推出合約機理財較為新穎外,只有酒類、貴金屬投資這兩大類投資品種。

                  今年,工商銀行發行了兩款投向酒類的另類理財產品,其中“工銀財富專屬理財產品(ZH1394)(寧夏紅‘杞酒元年’)”為期限370天的人民幣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6%;另一款投向酒類的理財產品為“‘工銀財富’特定資產收益權組合投資型人民幣理財產品(SDJ14ZHX)”,同樣為期限370天的人民幣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預期收益率為5.5%。

                  普益財富研究員葉林峰表示,近年來,政策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使得理財市場逐步迎來“大資管”時代,再加上互聯網金融理財的興起,使得各類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豐富性和多樣性大大增加,此前一度具備強大“吸睛”效應的各種另類銀行理財產品逐漸失去吸引力。

                  另類投資產品通常具備稀缺性特點,具有較高的價值,要求投資者對其所投資標的商品的質地、性能、功用有足夠了解,這兩者決定了進行另類投資的客戶多是小眾的高端人群。因此,另類理財產品的購買門檻歷來較高。近兩年發行的另類理財產品門檻有所降低,但普遍集中在15萬元以上。

                  “除上述原因以外,最近兩年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抑制,使得投資者對獲取實物收益的偏好逐漸降低,這類產品似乎也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葉林峰認為。

                  某大行資產管理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這類產品研發成本、發行成本、運營成本都很高,而且如果發行產品后市場遇冷,就會造成銀行成本增加,是很不劃算的。事實上,這類產品要求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在目前,符合條件的投資人群并不多,因此銀行也沒有研發新產品的動力。

                  消費金融“藍海”波瀾漸起

                  申請不到信用卡,銀行貸款“門檻”又太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需求急需信貸支撐,消費金融領域在許多供應商的眼中還是一片“藍海”。除了已有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一些銀行、電商甚至百貨類企業也都在摩拳擦掌,有意向此“進軍”,而“觸網”將成為消費金融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早在2009年,銀監會批準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試點消費金融,隨即北銀、錦程、中銀和捷信等四家消費金融公司相繼開業。去年9月,銀監會又宣布增加10個城市參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并允許合格的香港和澳門金融機構在廣東(含深圳)試點設立消費金融公司。這樣,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城市就擴大到16個。

                  除了已經獲批的這家,還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也在醞釀之中。泉州、武漢、合肥、重慶等地近期都曾傳出有意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消息。在這些醞釀中的方案里,有意投資參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除了商業銀行,還有近年來受電商沖擊利潤不斷下滑的百貨企業,以及保險、證券、超市、商貿等多個行業企業的身影。另有多家上市公司也聲稱有意設立消費金融公司。

                  擁有大數據優勢的互聯網“大佬”們也對消費金融“藍海”虎視眈眈。京東推出的“京東白條”、天貓推出的“天貓分期”以及百度與中信信托等聯手推出的“百發有戲”,都是互聯網“大佬”們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新嘗試。京東金融在其消費金融戰略中提出,未來三年“白條”用戶數將與京東用戶體量匹配,其CEO劉強東更預言,十年后,京東70%的凈利潤將來自金融業務。

                  此前中國只有四家消費金融公司,并不利于向消費者普及消費金融理念;隨著更多市場主體的進入和試點城市的增多,會大大提高消費者對于消費金融的認知,這對整個行業都是好事。

                  東方今報記者 倪政偉 整理

                責編:張開放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在线观看|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一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粗壮挺进人妻水蜜桃成熟漫画| 国产成人cao在线| 99日精品欧美国产| 女人被狂c躁到高潮视频| 久久电影www成人网| 校园性教k8版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 99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机巴太粗太硬弄死你|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卡乱码|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30岁的女人韩剧免费观看| 图片区小说区欧洲区| 一边摸下面一别吃奶| 我要看a级毛片|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最近的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的j进女人视频| 四虎影院的网址| 被滋润的艳妇疯狂呻吟白洁老七|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99aiav国产精品视频|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