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的資本大佬們都去哪里了?
導讀:那些曾經的資本大佬翻云覆雨,改變、甚至扭曲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軌跡。回顧、剖析他們無疑會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他們現在都去哪里了?有的魂歸西天,有的牢底坐穿,有的人間蒸發。剖析他們的“輝煌”過去,尋找他們目前的人生狀態,啟迪思辨,是本文希望達到的。
“中科系”未了局 超級莊家呂梁“人間蒸發”12年
據業內人士猜測說,目前,呂梁和朱大戶都在加拿大天天釣魚
呂梁徹底消失了,從2001年算起,至今已經12年。
呂梁到底去哪里了?
現在流傳著的也只是他消失時的模糊版本。
其一,2001年春節后的2月28日凌晨4點,已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的呂梁披著軍大衣潛離北辰花園別墅5號樓,呂梁乘出租車消失在北京的夜色中,從此再無蹤影。有人說他潛逃了,有人說他被干掉了,有人說他自殺了。
其二,“呂梁被軟禁”。呂梁東窗事發后,艾曉寧實際上成了當時北京中科的第一管理人,他當時頻頻接受媒體的采訪。2001年2月初,艾首先通告了“呂梁已被軟禁”的信息。
第二種猜度不攻自破。2002年6月11日,呂梁的七名屬下及其合謀者,都是“中科系”的核心成員,其中包括操盤負責人、融資人等,都站到了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被訴參與了“中科系”股票操縱案,公開消息顯示,僅呂梁一方利用的股東賬戶卡即多達1565個,此案前后涉及資金54億元,涉及證券公司營業部125個。在被告席上,卻始終不見主角呂梁的身影。
同案中另一關鍵人物朱煥良也缺席審判,按之前呂梁的說法,朱煥良在2000年秋撕毀與呂梁的聯手做莊協議、拋出大量中科創業股票套現后,早已出逃。市場上的說法是,朱大戶(朱煥良)在套現中科創業后,租快艇把數十箱現金偷運出國。起訴書中提起兩人均稱須作“另案處理”。“另案處理”拖了也已經十年有余,至今也沒有結案。
由之推斷,第一種說法是靠譜的,呂梁已經潛逃,逃到何地,無人知曉,呂梁自殺還是被殺,無人能知。呂梁人間蒸發之謎何時能夠揭開,不得而知。
但據業內人士猜測說,目前,呂梁和朱大戶都在加拿大天天釣魚。
曾經的“中科系傳說”
呂梁曾經是中國股票市場上三位一體的“超級莊家”,曾被譽為點石成金的傳奇大師。
呂梁起初只是個小有名氣的文人,舞文弄墨,畫畫又寫小說,他也曾是一個優秀的財經記者,《百萬股民“炒”深圳》的長篇紀實報道,曾讓他名聲大振。1992年前后,呂梁與早年在建筑工地上開大型裝卸車的朱大戶(朱煥良)相識,起初,兩人的生活并沒有多少交叉點。呂梁繼續做自由撰稿人,一邊投資期貨,但投資期貨卻不像他撰稿那么的一路風光,兩年玩下來,不光把自己積攢的100萬元賠光,還負債2000萬元。朱煥良卻運氣好得多,憑著獨特的選股眼光,成為上海和深圳股市上最早的億萬富翁之一。
1996年前后,股票坐莊風起,呂梁和朱大戶都按捺不住了。朱大戶盯上了康達爾,到1997年,朱大戶囤積了5843萬流通股,占到康達爾流通股的90%。但天有不測風云,香港突遭“禽流感”,康達爾5萬只雞一夜之間全部瘟死,康達爾股價遭遇滑鐵盧,朱大戶的2億元深陷泥潭。1998年,呂梁和朱大戶簽了一個為期五年的聯合坐莊的雙簧式協議。朱大戶必須長期鎖倉,并且協助呂梁購買康達爾法人股。
呂梁和朱大戶正式聯手,中科創業大劇拉開。呂梁利用朱大戶轉托管的277.9萬康達爾流通股,3個月時間融到了4個億,呂梁用這些錢,先后從朱大戶手中買下1300萬股,并轉托管了1700萬股,完成了控盤3000萬股即50%的既定建倉目標。為了規避個人持股達到5%就要舉牌公告的法規,利用了1500個個人賬戶。
天賜良機,1999年“5·19”行情爆發,在爆發性行情掩護下,呂梁開始瘋狂拉升康達爾。1999年7月,康達爾股價已躍至40元。呂梁不遺余力在報紙上鼓吹康達爾要進軍農業、生物醫藥、網絡信息設備、網絡電信服務、高技術產業投資等多個新興產業領域,養雞股搖身一變,全然一個高科技大牛股。
1999年7月,趁股價躍至40元時,呂梁及時套現,以3000萬元注冊北京中科創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系”開始復制康達爾。曾經玩轉過中西藥業、魯銀投資、歲寶熱電、勝利股份、萊鋼股份、馬鋼股份等等,“中科系”堪稱股市的龐然大物。
2000年2月21日,中科創業股價一度摸到84元,朱大戶開始違背約定瘋狂套現,“中科系”內部老鼠倉發生,老鼠倉在不斷蔓延,合伙人董沛霖因銀行詐騙案被拘,股民也紛紛割肉,2000年12月日開始,高傲了將近兩年的中科創業連續9個跌停,50億元市值煙消云散,并波及其他“中科系”股票。“中科系”轟然倒塌。
呂梁三板斧
股票抵押融資。買入朱大戶手中的流通股,主要靠不斷的股票抵押貸款,成為實際上的控股方。通過控股權最終控制了康達爾董事會的,康達爾11個席位中占據7席,為此,呂梁花了7個億。當然,這筆錢也來自股票質押貸款。
畫餅前景。2000年7月,他剛剛得手中西藥業便急匆匆宣布:中科創業與中西藥業等公司成立全資公司,著手先進癌癥治療儀器中子后裝治療機(簡稱中子刀)的生產與銷售,其后又宣布兩家公司將共建“中國電子商務聯合網”,組成18家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大聯合,創建一個跨區域、跨國界的大型網絡平臺,修建一座“極具創新意識的超級電子商務大廈”,組建“中國飼料業電子商務投資有限公司”,但實際投入資金卻只有除苜蓿項目的100萬元。
忽悠。呂梁“中國第一股評家”的聲譽被他利用的淋漓盡致,1999年8月,為拉升康達爾造勢,呂梁在某證券報上組織了一個整版,全面介紹“重獲新生的康達爾”。這只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魏東離世后 “涌金系”被負面消息纏身
魏東自述:“我無法面對生活,對于未來能否擺脫它毫無信心”
“我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卻有我的傳說”。在中國資本市場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呼風喚雨,被尊為大佬,但他們卻極其低調,遠離公眾的視線,把自己埋沒到塵埃里。即使在遠離市場的日子里,關于他們的點點滴滴都會值得人們回味。
魏東就是其中的一例,他所引領的涌金系成為“系類家族企業”的一個神話,他抓住了中國股票市場初期股權分置時期“盲點套利”的機會,后又實踐風險投資,收購了九芝堂和千金藥業,涉足證券、銀行、信托領域。他站在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前沿,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資本市場的騷動。然而,魏東又極其會掩藏鋒芒,他幾乎不接受媒體采訪,在網絡上,很少見到有關他的新聞照片。
然而,大佬也有落寞的時刻。隨著一些“系類家族企業”,如“德隆系”、“鴻儀系”、“朝華系”等等的轟然倒塌,魏東也因壓力過大于2008年在家中跳樓自殺,“涌金系”似乎成了中國股市老一代“系類家族企業”沒落貴族的代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