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煤業績預告巨虧 稱因匯兌損失33億
由于匯率波動,上市公司兗州煤業三個月內出現了32.6億元的匯兌損失,直接拉低公司上半年業績。昨日,兗州煤業發公告修正上半年的業績預告,預虧23.5億元。其中匯率變動致公司損失32.6億元。昨日兗州煤業港股跌9.31%,A股跌3.24%。
業績預告由盈變虧
今年4月25日,兗州煤礦在一季報中預測上半年能實現盈利,但凈利潤將同比減少超過75%。昨日的公告則稱,上半年將由盈轉虧,預計虧損23.5億元。
虧損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匯率變動,導致二季度產生了32.6億元的賬面匯兌損失,其二是煤炭價格持續走低,導致二季度對部分煤礦將計提20.3億元減值準備,其三是煤炭銷售價格下降,導致公司凈利減少8.9億元。
新京報記者查閱公司財報發現,此前,兗州煤業的匯兌損益大多為正值。今年一季度,兗州煤業的匯兌收益還有1.75億,2012年和2011年,兗州煤業匯兌收益分別為7.14億元和5.19億元。
損失或因二季度澳元大幅貶值
作為一家國際化礦業集團,兗州煤業在澳大利亞擁有煤礦,在加拿大擁有鉀礦。其大部分收入來自煤炭出口,2012年年報顯示,其年營收596.74億元,其中對內銷售煤炭實現的銷售收入僅為2.33億元,對外銷售煤炭實現的銷售收入為566.99億元,而煤炭境外銷售分別以美元、澳元計價。
一位金融業從業人士稱,匯兌損失很可能是因為澳元的崩盤。今年4月以來,澳元對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大幅下跌。
兗州煤業董秘辦的工作人員昨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出現匯兌損失,主要是因為公司持有一些外幣資產。今年一季度,同樣是因為匯率變化,這部分還出現了收益,但市場變化太快,到二季度時,收益就變成了虧損。
有網友表示,類似這樣匯率變化造成的收益波動,完全可通過套期保值等方式來進行規避。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的確可通過金融工具的運用,來減少匯兌損失,但操作過程中也需要對外匯走勢進行判斷。今年上半年澳元年初升值、后來貶值,很多人在判斷上出現了失誤,兗州煤業的匯兌損失可能就是類似的原因。
(記者鄭道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