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江門項目胎死腹中 官員惋惜損失稅收30億
廣東江門“核”危機 涉核項目胎死腹中
“涉核”項目胎死腹中令當地每年損失稅收30億,工業產值損失近400億
2013年7月13日上午,廣東江門市政府下發紅頭文件,宣布取消中核集團鶴山龍灣工業園核燃料廠項目,對該項目不予申請立項。至此,紛擾了一周時間的江門“核風波”事件最終以民意的勝利而告終。
民眾歡呼的背后,卻讓當地政府多少有些失落。這個計劃總投資370億元的核燃料加工廠項目如果能夠建成投產,預計每年給江門鶴山市帶來的工業產值是390億元,這相當于鶴山2012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時每年還將帶來30億元以上的稅收,這相當于鶴山市2012年地稅收入14.53億元的兩倍。
“可以說,無論是在工業產值還是在稅收方面,這個項目都無異于再造兩個‘鶴山’,項目取消令鶴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當地不少官員對此惋惜不已。
事實上,作為中國東南沿海規劃中的第一座核燃料加工廠項目,該項目在對未來廣東建設“核大省”而言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其建成后的產能不僅可以滿足廣東省核電發展2020年規劃的50%燃料需求,也是廣東核電開展對外合作交流、開拓國外市場的重要棋子。
如今,項目擱淺無疑將給廣東千億核電產業鏈計劃帶來陰影,如果“涉核”項目頻頻遭遇民意阻擾,未來廣東“核大省”的建設無疑艱險重重。
江門核風波始末
今年一季度,江門的GDP增速甚至在廣東省21個地市排名中墊底,只有4.3%,一個投資數百億元的大項目對于當下江門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江門市傍上這個“巨無霸”項目并非偶然。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早在2012年2月,在項目投資方中核集團披露了核燃料產業園區的投資規劃和意向后,江門就在極力爭取該項目的落戶。
位于珠江西岸的江門雖然是珠三角地區核心城市之一,但其經濟發展水平在珠三角九市當中卻一直偏后。今年一季度,江門的GDP增速甚至在廣東省21個地市排名中墊底,只有4.3%,一個投資數百億元的大項目對于當下江門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憑借廣東沿海良好的核電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江門最終戰勝了江蘇昆山、無錫、天津等多個發達城市,在去年10月拿下了這個大項目,并將項目地址選在了江門鶴山址山鎮。
2013年清明前夕,江門鶴山市政府在北京正式與中核集團就龍灣工業園項目(核燃料廠)進行簽約。根據協議,中核集團龍灣工業園項目總用地面積229.0665公頃(含配套設施用地4.9125公頃),總建筑規模約5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70億元,將集中建設鈾純化轉化、鈾濃縮、核燃料元件制造等設施,旨在打造“一站式”的核燃料加工產業鏈。按照項目規劃,2020年前將建成國際一流的核燃料加工產業集群,并逐步成為具有標志性的亞洲核燃料加工中心。
該項目簽約時在當地并未引起廣泛的關注。原因在于,簽約之前,鶴山市政府組織的三批考察團,在對中核集團位于四川宜賓的核燃料廠進行實地考察之后的結果均認為:項目并不是高風險、高污染項目。
于是,在項目簽約之后,鶴山市一方面加快了項目的征地拆遷補償工作,一方面加緊組織材料向國家發改委報批。
記者從鶴山市財政局了解到的數據顯示,2013年1~5月,鶴山市市財政已投入14369萬元用以支持中核龍灣工業園的前期建設,其中大部分是征地拆遷補償款。在5月中旬前,鶴山市已經完成了4420畝的征地任務,并交付了450畝的首期項目用地。
而在報批方面,《鶴山市2013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表》顯示,目前廣東省發改委對該項目已經出具了路條,只等鶴山市政府提交相關項目材料向國家發改委申請立項。
由于2012年8月國家發改委最新出臺了一份《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根據辦法要求,國家發改委審批、核準或核報國務院審批、核準的在我國境內建設實施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開展前期工作時,都必須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分析和論證。
對此,鶴山市發改局邀請了廣州市一家評估公司,完成了一份中核龍灣工業園社會風險分析報告。“在分析報告的基礎上,又由江門諾誠咨詢有限公司對該項目存在的社會穩定風險及防范措施進行了評估并予以公示,以征求公眾意見。所有程序,都是完全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政策要求來進行的。”鶴山市發改局局長鄧衛東對記者表示,項目的各項報批程序完全沒有問題。
然而,2013年7月4日,當《中核集團龍灣工業園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示》在《江門日報》和江門政府網發布之后,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各種反對的聲音出現在了當地的網絡、論壇和微博上。
起初,民眾質疑的焦點集中在項目的公示程序上,認為10天的項目公示期太短,但隨著時間的演變,關于“核泄漏”的各種恐慌情緒在當地迅速蔓延。
7月14日上午,江門部分群眾聚集在江門市委、市政府大院門口表達訴求,希望當地政府取消該“涉核”項目,最終導致該項目“胎死腹中”。
“江門取消該項目落地,一方面是政府順應民意之舉,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中核集團的考慮,畢竟在一片反對聲中強行讓項目落地,可能會引起更大的沖突?!苯T一位媒體觀察人士告訴記者,中核集團方面并不擔心該項目無處選址,因此退一步未嘗不可,“只不過遭遇這一番反對之后,再次選址可能會遭遇同樣的困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