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盛重工造船基地發生勞資糾紛 航運市場低迷遭停貸
近日,中國造船工業的“大兵”中國熔盛重工(01101,HK)被曝其位于江蘇省南通市轄下如皋市的造船基地發生勞資糾紛。昨日(7月2日),熔盛重工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事態已于2日上午得以暫時平息,廠區生產秩序依然正常。
但記者多方獲悉,目前熔盛重工現金流確實緊張,雖然尚有千億以上銀行授信額度,但或因投資回報率低、風險大等因素,銀行方面已不愿意提供新的貸款支持,加之航運市場低迷,船東將首付款比例壓縮到10%~20%,讓本已訂單減少、資金有限的船企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有業內人士表示,熔盛重工的現狀正是目前整個民營造船企業面臨的普遍問題。
遇融資難題
昨日(7月2日),有媒體報道稱,7月1日和7月2日,由于勞資糾紛,熔盛重工在江蘇如皋市的船廠部分工人在廠區聚集,要求支付連續拖欠的工資、公積金和保險費用。
熔盛重工總裁辦公室相關人士昨日下午稱,事件的起因是少部分外包工和協力工因不滿意4月份的工資發放,目前公司與各個外勞隊進行談判,這些工人已于7月2日上午散去。
不過,昨日晚間,熔盛重工最新的回復稱,此次事件系公司對人員結構進行優化調整,采取競聘上崗和技術達標等方式,導致部分沒有得到上崗機會的員工不滿,有組織地在南通基地圍聚,經耐心解釋和疏導后散去。
熔盛重工某內部人士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目前公司的生產照常運行,剛交付了一艘7.6萬噸的巴拿馬籍散貨船,后續還有其他船舶交付。”
“說實話,現在整個行業都挺糟糕,公司也不例外,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資金。”上述內部人士表示,“現在船東只愿意支付一、兩成的首付款,以往首付比例可以彌補采購成本,如今還不夠前期的物資采購,由此造成國內船廠普遍從銀行貸款或自籌資金來支持開工。但由于回報率低,風險大,重工企業獲取貸款非常困難,銀行也不愿意放貸給我們。”
“預付款很少,很多都是20%的首付款,80%的尾款。”揚子江船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子江船業)董事長任元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能否獲得銀行資金支持是造船企業的關鍵。
熔盛重工董秘辦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有一千多億到兩千億的授信,但是銀行目前就是在提供貸款上有所顧慮。據記者了解,除了近期曝出的勞資糾紛問題,甚至有相關人士還稱,該公司還曾出現用設備來抵償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情況。
不過,熔盛重工相關人士昨日晚間稱,隨著多方的協調,相信公司能夠盡快處理相關問題,包括資金問題。
造船業每況愈下
“我們企業現在的確很困難,不是沒有訂單的問題,而是銀行不再提供新的貸款”,談及熔盛重工的現狀,某造船企業上市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熔盛重工在地方上前前后后提供近10萬個就業崗位,其經營穩定性對于地方政府而言亦是必須重視的大事。
某行業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熔盛重工此次事件折射的是造船企業的普遍困境——缺錢。目前尤其是民營造船企業,無法獲得資金支持一直是塊心病,船東首付壓低到20%左右,船價低至基本難以獲利,銀行貸款難于上青天,對于生產周期長、成本高的民營造船企業來說可謂困難重重。
“銀行只可能會錦上添花,不太可能雪中送炭”,任元林也指出,目前不少造船企業處于困境,甚至一些大的船廠,不是接不到訂單問題,而是銀行不再提供新的貸款支持。
記者了解到,我國船舶行業新承接船舶訂單同比大幅增長,但造船完工量繼續下降。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5月,全國承接新船訂單137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4.2%,但是完工量為171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3.7%。80家重點監測企業工業總產值、經濟效益、船舶出口均出現下降,生產經營形勢更加嚴峻。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不久前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協會也一直就貸款問題與銀行在進行溝通,希望銀行方面能夠給予支持,尤其是對大型的民營造船企業。
不過張廣欽也表示,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銀行手上,企業是否有優質背景的船東以及項目的市場前景是否優良將是銀行提供貸款的關鍵。
昨日,據媒體報道,針對目前造船企業接單難的情況,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工信部等相關部委已經開始研究 “振興船舶工業未來三年行動計劃”。該計劃將對重點船舶企業給予政策支持,一旦實施,將有效緩解市場運力供需嚴重失衡的局面,幫助航運、造船等相關企業共同渡過難關。
(戴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