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子窖二鍋頭等多品牌被曝用原漿酒勾兌年份酒
標準缺失勾兌年份酒成慣例:口子窖二鍋頭等上榜
酒企建廠沒幾年就推出5年、10年乃至30年、50年陳釀的情況在業內已很普遍,甚至如何勾兌年份酒在行業內都已有不好的“慣例”。這種亂象背后,是年份酒缺乏統一規范和標準的尷尬現實
“心有多高,年份就有多久。”在白酒業內,這句話正從一句玩笑變為現實。
記者從全國多家酒水銷售商處了解到,目前國內白酒業中年份酒盛行,但門店內的中低端年份酒,多數都存在無底線宣傳的情況。
比如在一家酒水經銷商處,記者看到一個名為百年老窖的原漿30年窖藏酒。
但通過對其廠家調查發現,該酒由四川瀘州老酒酒業有限公司生產,而該廠1997年才成立,且這家酒廠跟我們所熟悉的瀘州老窖并無直接關系。
有類似情況者不勝枚舉。
對此,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分會會長馬勇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酒企建廠沒幾年就推出5年、10年乃至30年、50年陳釀的情況在業內已成慣例。
“一些不規范的酒廠從外面購買少量年份稍長的原漿酒做引子,和大量存放一兩年的新酒勾兌在一起,然而產品外包裝的標簽標注的酒的年份,卻是時間最長的原漿酒的年份。”馬勇說。
大企業也買原漿酒
白酒行業營銷專家羅剛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事實上市面上的年份酒基本都是用少量的多年原漿酒進行勾兌而成。
那么這些原漿酒從何而來?
“所謂‘川酒調天下’。原漿酒產地的首選無疑是四川。”瀘州巴蜀液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蒲遙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
據蒲遙透露,以巴蜀液酒業為例,其生產的原漿酒的10%左右用以自有品牌的生產,90%的原漿酒供應給山東、江蘇等多地的白酒生產企業。
而這還僅僅是四川原漿酒外售的“冰山一角”。
記者從瀘州市酒類產業管理局酒管科了解到,瀘州每年的原漿酒產量過百萬千升,其中近半數以原漿酒的方式供應給外省的其他白酒企業。
“其中包括口子窖、北京二鍋頭等眾多品牌都從瀘州收購原漿酒。”瀘州市酒類產業管理局酒管科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對于這種外購原漿酒的行為,白酒專家曾祖訓認為,這是四川企業與川外企業資源互補、利益共享的正常商業行為。
但對于這種在業界看來“正常的商業行為”,卻鮮有白酒企業愿意承認,甚至四川當地原漿酒生產廠家都盡量保持低調。
“我們做原漿酒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之所以低調,主要是酒企擔心原漿酒外購現象過于張揚,消費者會對其企業的生產能力、產品的性價比產生質疑。所以不得不低調行事。”四川邛崍一家原漿酒企業負責人陳琦對記者透露。
作為“中國最大白酒原漿酒基地”,邛崍原漿酒早已名聲在外,近兩年來,更是有諸多外地白酒企業或在川內建廠,或尋求與四川瀘州、邛崍等地原漿酒企業合作,這讓陳琦的酒廠一度忙碌不堪。
“原漿酒生產企業一般可以提供幾種合作方式:第一種是只提供原漿酒,客戶購買后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勾調;第二種是貼牌生產,直接幫客戶調好并做成品牌酒,客戶購買后只需加上外包裝;第三種是提供勾調、包裝一條龍服務,只是收費會相對高一點。”陳琦對記者透露。
但火爆的生意并沒有“沖昏”陳琦的頭腦。當記者問及其具體與哪些大型酒企合作時,他顯得有些支支吾吾,只是表示來當地收購原漿酒的大型酒企很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