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潤引央企暗戰:中鐵建工無懼退房令搶地王
【相關專欄】一根針捅破中國房產泡沫
當廣州地王頻頻被刷新時,央企身份的中鐵建工集團深圳投資有限公司成為“主角”。5月16日,該公司經過140輪角逐,擊敗萬科、佳兆業等房企,競得番禺區南村鎮萬博商業區地塊,14194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刷新了該區域商業地王的紀錄,溢價率高達136.6%。
事實上,盡管主管部門三令五申要求“央企不拿地王”,但面對房地產帶來的高額回報,中鐵建工集團此番拿地態度堅決。“很多人都以為中鐵建工是黑馬,實則不然,在上一輪房地產調控前后,其早已在全國各地加速布局。”一位參與番禺地塊競拍的廣州民營房企人士告訴記者。
無懼“央企不拿地王”規定
“央企與地王,這讓16日的競拍會受到很多人關注。”上述民營房企人士告訴記者,有政府人士曾在競拍前透露已有一家實力雄厚的企業相中該地,建議房企這次以觀戰為主,待更多優質土地資源推出時再出手。
“中鐵建工拿的這塊地,溢價率太高了,別的民營房企幾乎不是對手。”上述房企人士分析,中鐵建工在番禺此前已有房地產項目,與當地政府并非“零合作”。地方政府更愿意吸引央企前來投資,一是能承受高地價,二是央企幾乎沒有資金匱乏的問題。
中鐵建工集團深圳投資有限公司,是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旗下、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設立的專門從事房地產投資開發的全資子公司。在國資委頒布的2011年允許保留房地產業務的21家央企名單中,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和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成為拿到開發房地產資格的兩家“中鐵系”企業。
實際上,早在2012年7月,國資委就曾發出通知,要求房地產央企不要參與地王地塊的競拍,但中鐵建工此番表現出“遇上地王也要拿下”的決心,與其母公司中國中鐵的擴張欲望有關。用中鐵建工一位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人士的話來形容,中國中鐵“希望快速進入房地產央企第一梯隊”。
目前,在房地產央企隊伍中,中國建筑、保利集團2012年銷售額已超過千億,中海地產、華潤置地則超過500億元。中鐵建工母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才開始拓展房地產業務,但其去年的銷售業績也接近200億元。
“中鐵目前規模尚未達到第一梯隊央企的水平,但發展速度很快,中鐵本身就是做建筑出身的,下一步希望逐漸拉近與第一梯隊的距離。”一位業內人士稱。
中鐵建工已開發的項目分布在北京、廣州、深圳、大連等多個城市,涉足住宅、產業園和商業地產等領域。記者從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中鐵建工目前多以合作開發模式為主,下一步發展希望增加獨自開發的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