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貪污案中案續:保監會查明假保單真相
日前,本報記者從發生在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SH.601601)徐州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徐州太保”)的一起貪污案件中發現另有重大隱情:徐州太保公司內部可能存在自行設計的電腦出單系統。
隨后江蘇省保監局成立調查組對相關情況展開調查,近期的調查結果證
實了此前本報相關報道內容。目前,記者了解到,更深入的調查以及追責仍在進行中。
三套“應急”模板
2012年年底,徐州太保案發一起保險貪污事件,3人獲刑,其中,主犯段明林為徐州太保徐工項目部重型機械廠出單點主管。
《華夏時報》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徐州市云龍區人民檢察院訊問犯罪嫌疑人筆錄》顯示,當主犯段明林被問及“是如何套取車船稅”時,段明林稱:“我們把給客戶的發票通過應急模板打印出來,其他三聯進入公司的正常系統打印出來,用應急模板給客戶打的發票的金額是正常收費,但其他三聯是按照修改后的金額進入系統打印,這兩者之間的差額就被我們自己套取占有了。”
“說這些是應急系統有些可笑。”一位保險業資深從業者坦言,“應急系統不是沒有,但都是在發生地震、災害等無法正常工作的極端情況下,經總公司和監管部門批準才能啟用。”
本報記者采訪的多名徐州太保內部人士也均證實存在該套電腦模板:“大概從2007年底就裝上了,到2011年案發就卸掉了。”一名徐州太保知情職工稱。正是徐州太保這套獨立于總公司系統之外的“應急模板”,成為繞道正規系統截留保費的“快捷途徑”。
近日,江蘇省保監局在對徐州太保貪污案的相關答復中稱,被指存在于徐州太保公司的虛假車險電腦模板程序,“經查分別為命名為‘新版發票打印’、‘交強險’、‘商業險454’的三份excel電子表格文檔,其中‘新版發票打印’、‘交強險’excel電子表格文檔設有密碼保護,根據‘商業險454’中輸入格式打印出來的保單與公司核心業務系統中打印出來的保單格式基本相同”,并稱同時發現了數量巨大的假保單、假發票。
經本報記者查證,這些體外循環的出單系統已經在徐州太保公司存在了大約四年,在此其間中國太保集團一直未有察覺,是該集團內控失效還是有意視而不見,相關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其間具體截留了多少保費監管部門目前仍在調查之中。
本報記者同時獲悉,最近一個多月中,江蘇省保監局已經就該事件約談了包括原徐州太保總經理、電腦部經理在內的至少六名工作人員,上述人士目前已均被調至太平洋保險江蘇分公司工作。
截留保費金額成疑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重型”)主要生產起重機等大型臂架機械,是徐工集團的核心支柱企業,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重型車輛出廠必須上保險,2007年以后,機動車車船使用稅隨交強險一起繳納,并由從事交強險業務的保險機構代收代繳。
在此政策背景下,作為幾乎能包攬徐工重型全部相關業務的徐工重型出單點,勢必為各財險公司所垂涎,2007年起,太平洋財險取代了人保財險奪下了這塊市場“蛋糕”。
據財險業內人士計算,以一輛價值一百萬的重型車輛為例,因參保時間不等,保費和車船稅合計從六七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另據公開資料,徐工重型機械廠每年出售數萬輛重型車,2008年銷售收入突破150億元,2009年達到190億元,以此測算,徐工重型每年保費至少也應達7000萬-8000萬元左右。但徐州太保公司內部人員這樣向記者透露,“從2007年到2011年,徐工重型出單點入賬的保費一直是兩三千萬左右”。
而徐州太保案的法院判決書則顯示,該案最終認定幾名被告的截留保費金額為50多萬元。其間懸殊是否另有玄機?本報將繼續追蹤調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