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C銀翹片含毒揭廣藥隱憂:一味求大引發管理失控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妍|北京、廣州報道
按計劃,2013年,廣藥集團要完成重要轉型——重組上市。重組后,廣藥集團將橫跨滬、深、港三地交易所,成為全國首例。
重組方案已醞釀近三年,但無奈廣藥集團一直官司纏身,新聞不斷,重組方案被迫一拖再拖。
2012年年底,廣藥集團重組方案終于獲得證監會批準,得以啟動。按照方案,廣藥集團將以白云山為核心品牌,打造“大南藥”;以王老吉為核心品牌,打造“大健康”。
但現實是,“大”字之下,隱憂重重。
3月26日,廣藥集團“涉毒山銀花”事件令公眾震驚,家庭常備用藥維C銀翹片成為含砷、汞的毒藥。
“涉毒山銀花”暴露出廣藥集團的“外包”存在重重隱患:廣藥集團擁有近30家成員企業,子公司和三級子公司眾多,外包和代工環節復雜,為廣藥集團提供原材料、生產、加工和服務的企業更是難以計數,如此大的攤子,如何實現有效的監督管控?
“大”字戰略之下,過長的產業鏈和良莠不齊的代工廠都成為隱患滋生的溫床。
與此同時,外界的另一個擔心是,外包會否成為企業規避責任的避風港。
廣藥集團副總經理、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倪依東日前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雖然我們制定了標準,在合同上也作了約定,但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利益驅使,如何約束,避免非法行為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
“涉毒山銀花”有多毒?
替代物的成本低6~7倍;
藥效幾乎全無;但有劇毒。
3月26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爆出驚人消息:廣藥集團子公司廣西盈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廣西盈康”)生產的維C銀翹片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用山銀花的枝梗替代山銀花花冠,且山銀花經過工業硫磺熏蒸,含劇毒砷汞殘留。
作為家庭常備用藥,維C銀翹片的“安全隱患”引發轟動。3月28日,廣西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因藥材原料存疑,廣西盈康已全廠停產配合檢查,倉庫中的維C銀翹片已被就地封存,暫停銷售。
但令外界不解和吃驚的是,當事方對此事的回應態度和處理對策:廣西盈康和廣藥集團不僅沒有迅速做出道歉、追責和產品召回的反應,而且還先后公開表態,表示制造銀翹片半成品銀翹干膏的供貨商——廣東寶山堂制藥有限公司(下稱“寶山堂”)未按合同履行供貨要求,如有問題應追責寶山堂的責任。
“我們在合同中跟它約定,用山銀花的花冠。”廣藥集團副總經理、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倪依東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寶山堂不僅有供應制藥企業的渠道,本身也有供應食品的渠道,山銀花枝梗是可以用來做食品的,它到底有沒有混淆提取物,我們現在正在調查。”
作為中藥原材料,山銀花的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多用于治療風熱感冒、癰腫療瘡。“但山銀花的枝葉幾乎是沒有藥效的。”中藥材天地網副總經理賈海彬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山銀花干花為60元~70元/千克,山銀花枝梗的價格不到10元/千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