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員工不滿年終無獎逼宮高管
光伏業慣以裁員、削減年終獎節流
苦于資金壓力,光伏企業縮減開支已是普遍現象
剛剛因“連續30個交易日將平均股價維持在1美元以上”,才勉強維系繼續上市交易資格的尚德電力,卻又被一封言辭犀利,聲稱來自于公司某普通員工的“公開信”擾的心神不寧。或許正是受到這一“公開信”的影響,1月18日,尚德電力股價單日跌幅深達6.45%,最終報收于1.74美元/股。
在這封公開信中,該“尚德員工”將無法獲得2012年年終獎、服務獎,公司國內市場份額下滑、國內事業部并入APMEA區(亞太、中東和非洲市場)等“怨氣、經營敗筆”歸咎于新任CEO金緯的不作為、私心,以及公司內部愈演愈烈的派系斗爭。
此后,尚德雖對這一“公開信”做出了及時回復,卻在明確了“鑒于2012年未達既定業績目標”,故“不能發放年度績效獎金”的同時,回避了對CEO金緯所遭質疑的作答。
如今,“公開信”對尚德的負面影響仍在不斷發酵,而《證券日報》記者致電尚德副總裁龔學進,始終未能獲其回復。
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年關將至,員工們都關心年終獎,但苦于資金壓力,光伏企業縮減、甚至撤銷此項開支,目前已是普遍現象”。
“公開信”引管理層伸援手?
“尚德現在的處境確實相當危險。如果這封‘公開信’確實來源于尚德方面且表達了真實心理,則其已證明,尚德、施正榮正面臨著‘眾叛親離’的困局。”某光伏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
在這封“公開信”中,2012年8月正式接替施正榮,出任尚德CEO的金緯被指飛揚跋扈、任人唯親。
更為令人“氣憤”的是,“公開信”認為,就是由于金緯對尚德國內事業部的一系列調整,才最終釀成了“一年之內,尚德國內市場份額由30%縮水到不足10%”大禍。而在此基礎上,光伏業內眾所周知,在歐洲、美國都在對華光伏產品發動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惡劣市場環境下,作為一家中國民營企業,市場重心必須轉移到國內。
據“公開信”顯示,金緯在國內大項目投標均價低于3.9元/瓦時的大背景下,只允許國內事業部以4.1元/瓦的價格出貨,變相阻止了國內的銷售人員接單。最終,金緯對國內事業部裁員50%以上,并將其并入APMEA區,同時任命自己為APMEA區負責人。
如今,在尚德就此避而不答的狀態下,對于“公開信”內容的真假,人們難以做出判斷。
不過,上述某光伏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尚德的核心問題還是其高達5.7億美元,即將到期(今年3月)的可轉債,此時能救尚德的,恐怕只有管理層。若從這一角度考慮,‘公開信’中所說的裁員、員工安置、地方就業等問題,則句句戳痛了管理層的神經。那么,這封信也將促進管理層盡快伸出‘援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