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金收購非洲金礦或因價格分歧告吹
只差一點,中國黃金集團(以下簡稱中國黃金)就創了一個新紀錄。
1月8日,加拿大金礦商巴里克表示,已終止與中國黃金商談旗下非洲巴里克股權收購交易。
這場耗時4個多月的談判,本有可能促成中國公司迄今最大的海外金礦商收購案,目前卻成泡影,原因很可能和雙方對收購價的分歧有關。據商務部網站轉載的報道,雙方在稅收分擔和金礦歷史遺留問題上也存在分歧。
對于終止收購談判的原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了中國黃金國際資源公司業務發展部相關負責人,但他并未發表任何評論。
盡職調查阻礙談判?
此次收購的標的為巴里克持有的非洲巴里克74%股權。官方網站顯示,非洲巴里克是坦桑尼亞最大的金礦商和非洲前五大金礦商,旗下4塊量產金礦,預計在2014年前將黃金年產量提升至100萬盎司。
按此前估算,雙方本次交易金額可能超過30億美元,超過我國任何一次金礦商收購金額。如果中國黃金“吃下”非洲巴里克,無疑將鞏固其龐大的黃金儲備。
據媒體估算,若購得非洲巴里克,中國黃金的黃金儲量將增加1/3。而據中國黃金官網信息,截至2012年末,其保有黃金資源儲量為2006年末的6.39倍,穩居國內首位。
早在去年8月,就有消息曝出中國黃金擬斥巨資收購非洲巴里克,但為何在時隔近半年后該交易卻以失敗告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了中國黃金國際資源公司業務發展部經理童軍虎,但他并未發表任何評論。
有分析師認為,“非洲巴里克曾在去年10月下調對2012年產量的預期,當時正值中國黃金盡職調查期,很可能耽誤了雙方就收購價的談判。”
公開資料顯示,非洲巴里克本來預計2012年產量為67.5萬~72.5萬盎司,但調整后的產量為60.75萬~64.1萬盎司,下調了5%~10%。
而據SalmanPartners公司駐溫哥華的分析師DavidWest稱,可能還會有別的買家收購巴里克,但他并未點出買家的名字。
在倫敦上市的非洲巴里克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9月底的第三財季,公司收入同比下滑25%至2.65億美元,全部來自于金礦開采;凈利潤為2901萬美元,同比銳減72%。而截至1月8日,非洲巴里克在倫敦股價收報352.1英鎊,自開年以來累計下跌超過兩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