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托產品7000萬利息延期支付 信托業風險加劇
因交易對手宜昌三峽全通涂鍍板有限公司(下稱“三峽全通”)資金周轉緊張,國內最大的信托公司之一中信信托成立的,總募資額達13.335億元的“中信制造·三峽全通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所涉及7000余萬元貸款利息出現延期支付,讓信托業的風險加劇。中信信托25日公告稱,本應于12月20日到賬的7456萬元貸款利息已于21日到賬。
對此《證券市場周刊》記者向中信信托相關人士了解到,該項目是抵押融資類的,抵押物價值遠大于貸款規模為兌付提供了保障。信托業主要有3個要素,抵押物、擔保和還款來源,都是雙保險和多種保證。如果合同上有展期的條款的話,可以展期、延長兌付時間。上述中信信托人士還表示,延期支付就像信用卡逾期一樣,多還個滯納金而已。
長江證券(000783.SZ)分析師劉俊表示,“其實沒那么簡單,有的信托公司還希望一些地產信托項目不能兌付,資產拍賣,信托公司往往能從低價拍賣中獲益,而且兌付和不良在國外也同樣存在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三峽全通是湖北第二大民營股份制企業,是宜昌市最大招商項目。該公司以生產超薄涂鍍板為主要產品,位于湖北省宜昌開發區猇亭園區,占地近5000畝,項目投資近200億元,形成年產1000萬噸涂鍍板的生產能力,計劃實現年產值700億元,稅收40億元,企業正常運營時提供就業崗位15000個以上,是全國最大的極薄涂鍍板生產基地。涂鍍板用途廣泛,是做易拉罐的主要原材料。
2011年12月份,中信信托作為總體金融支持的一部分,成立了“中信制造·三峽全通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計劃共發行4期,募集資金總額13.335億元,并于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2月7日分四次三峽全通發放用于購買產品原材料。根據該信托合同約定,本信托計劃自成立日起每年6月20日、12月20日以及信托受益權終止日后的10個工作日內向信托受益人進行一次收益分配,本公司已于2012年6月28日向受益人進行第一次收益分配。
隨后,受宏觀環境影響,2012年以來鋼材價格延續持續下跌趨勢,鋼鐵行業全面虧損。年初開始,三峽全通也出現現金流吃緊情況,生產經營受到巨大影響,包括信托計劃在內的融資償付面臨壓力。
按照信托協議,三峽全通當前的暫時違約情況,讓10個工作日后信托收益分配受到影響,貸款本息面臨不能如期收回的風險。不過,中信方面表示,在涉及該產品時,已經考慮到行業波動的因素,所以在產品設計中做了充分的風險控制設置。
首先,在信托交易結構設計中,經宜昌市人大、市政府、市國資委、市財政局批準同意,以夷陵國資委持有的兩宗近2800畝的土地使用權提供抵押擔保,三峽全通實際控制人提供連帶責任擔保。據資料顯示,抵押的土地評估值不低于30.7億元。
另外,該產品資金采用目前較為普遍的分級設置。面對200名委托人發行的近10億元的份額對應的是優先級受益權,而另外3.3357億元普通級受益權則由宜昌市夷陵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認購,為信托計劃優先級受益權提供增信安排,同時由三峽全通實際控制人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除中信信托外,已有包括平安信托、中誠信托、中融信托在內多家信托公司暴露出兌付風險事件。其中,中融信托發行的青島凱悅中心信托項目,因為涉及房地產信托項目兌付問題,成為首例以拍賣形式去完成兌付的信托資產處置項目;中誠信托發起的“中誠·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托計劃”,由于融資方山西振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已被警方帶走,存在不能按期兌付的風險;與此同時,平安信托也被曝出房地產信托項目因工程進展問題面臨兌付風險。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近期公開表示,嚴守確保不出現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這一底線,維護信托業持續穩健運行,是下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視潛在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著力加強風險防范的前瞻性。
來自銀監會數據顯示,到11月底,信托業管理信托資產達到6.98萬億元。同時,機構預測明年將有2800億元房地產信托到期。信托公司明年面臨兌付壓力不可小覷。
(高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