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合作開發模式再受挫 疑卷入五龍山項目漩渦
萬科合作開發模式再受挫 疑卷入成都五龍山項目漩渦
近日,萬科被傳卷入違規獲得成都五龍山項目用地的漩渦中。萬科公開回應稱:“成都萬科收購同泰公司股權,并通過招拍掛獲取五龍山項目土地的過程合法合規。”
盡管萬科矢言合規,但該事件再次暴露出合作開發模式潛藏的種種風險。萬科某地方公司內部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萬科對風險與收益率之間的權衡應該考慮更多,并應從制度上為應對危機做準備。”
合作開發的弊端
據《新世紀周刊》報道,位于成都的五龍山項目的兩個地塊共518畝,于2010年5月6日拍賣,起價均為每畝105萬元。當時拍賣規定,每次舉牌加價幅度為2萬元,然而現場只有一個名叫成都同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牽頭的聯合體舉牌,用時不到6分鐘就將兩塊地以底價收入囊中。報道稱,此次土地出讓與李春城案有關。
萬科則成為該地塊的得益者。資料顯示,上述成都同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成都萬科控股的公司,聯合體中的另一方是萬科香港子公司DYLAN公司,雙方持股比例為DYLAN持有75%,同泰為25%。
五龍山土地一級開發權涉嫌存在違規行為的火苗引到了萬科的身上。萬科回應稱,2008年11月,同泰公司與成都市新都區政府簽訂土地整理投資協議,獲得參與五龍山項目土地一級開發的權利。2009年4月,同泰公司因資金原因,開始與成都萬科接觸,并尋求合作。同年8月26日,成都萬科與同泰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收購同泰公司80%股權。
萬科相關人士向本報透露,如果在萬科收購同泰公司前,該公司已存在違法問題,那就與萬科的關系并不大,“這些都要看調查結果。”
有接近萬科的人士向媒體指出,從目前的資料來看,萬科從收購同泰公司到招拍掛拿地,法律程序都沒有問題。從企業角度來講,萬科沒有責任去追溯所收購公司資產是否違法違規。
事實上,合作開發模式存在的風險早已露出端倪,而用地違規是其中之一。2011年5月,萬科卷入了河北香河的土地違規案中,最終其在香河的歡慶城項目被迫叫停。
“最容易栽倒在地方政府上。”東莞某開發商曾與萬科有項目合作,對于合作開發模式存在的風險,他向本報記者表達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感慨。他指出,獲得開發項目是房企之間通過收購、合作的主要目的,而小房企能拿到項目與地方政府的關系網有莫大的關聯。
“這中間涉及到的問題很多,對于小房企而言,拿到一個項目再賣掉,獲得收益后,類似的風險可以轉移。于地方政府的官員而言,拉動投資或因此獲得私利也是順水推舟的事情。”他透露,以往有不少地方的小房企因資金受限去找大房企合作開發,這些小房企不僅擺脫了資金危機,還能獲得不錯的收益,因此,吸引了部分小房企效仿,拿項目是為了等待大房企來收購。
此外,房企嘗試通過合作開發打通陌生區域的市場,難免會遭到當地政府聯合房企“欺生”。本報記者了解到,萬科曾在珠海與當地的一家房企聯合開發,因種種不利因素,萬科最后撤出該項目,兩者的合作開發以失敗告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