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夏普將向鴻海出售三家彩電工廠 約6.67億美元天價
交易有助于緩和“鴻夏戀”僵局,雙方相互取長補短
盡管夏普引鴻海入股一波三折,但雙方的合作并沒停止。繼今年將十代線一半產能轉讓給鴻海之后,近日又有傳聞稱,夏普將向鴻海出售中國大陸、墨西哥和馬來西亞三家彩電廠。
據外媒報道,夏普上述三家彩電工廠的轉讓價格為550億日元,約6.67億美元。夏普在日本境外有四家彩電工廠,此次轉讓不包括其在波蘭的彩電廠。
夏普方面對此事并未置評。
Display 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彩電廠的主要資產是裝配生產線,如果夏普這三個工廠的轉讓價確定是550億日元,那將是天價。
“拋開價格不談,夏普向鴻海轉讓彩電工廠,是有可能的。”張兵分析說,索尼、松下已賣了很多工廠,夏普增加委外代工比例也很正常。日本彩電巨頭已經連續幾年巨額虧損,“輕制造”模式成為它們的共同選擇。
張兵認為,夏普出售海外彩電工廠、增加委外代工,可以降低人工和制造成本、提高效率;鴻海承接這些彩電工廠,則可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彩電代工業務。“這是雙贏的局面。臺灣承接日本彩電制造業的趨勢也將更加明顯。臺灣廠沒有自主品牌,聯手日企剛好互補。”
業內認為,這個交易有助于緩和“鴻夏戀”的僵局。今年3月,夏普與鴻海簽約,鴻海將以550日元/股的價格,投入669億日元,參股夏普總社9.9%。沒料到,夏普業績低于預期,2012財年預計虧損4500億日元,市值跌去了四分之三。鴻海要求降低入股價格,或持有夏普更多股份,尚沒得到滿意的答復,入股一事至今懸而未決。而雙方資本合作的契約,2013年3月底將到期。
夏普向鴻海出售彩電工廠,還可以爭取到寶貴的資金。由于債券評級被下調,夏普已經很難通過發債來融資。今年9月份,夏普從它的兩大債權人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和瑞穗實業銀行獲得3600億日元的貸款擔保。但夏普要完成重組和轉型,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
從戰略角度看,鴻海也不愿放棄夏普。鴻海已制定了“眼球計劃”,打通平板顯示上下游各環節,擺脫代工業務利潤微薄的困境。它雖已涉足面板、銷售渠道,但其最核心的能力還是系統組裝。接管夏普的彩電工廠后,鴻海可以承接更多的彩電代工訂單,其代工客戶已經鎖定了蘋果、索尼、夏普等主流品牌。業內傳聞,鴻海還計劃2015年將夏普十代線及相關彩電業務一起在臺灣打包上市。
在合作從面板延伸至彩電整機之后,鴻海入股夏普的價格最終會否松動,還有待觀察。
(王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