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家電公司凈利總和不足三星兩成 技術成短板
從去年底開始,“寒冬”一直籠罩著家電制造業。在經歷今年年初的裁員后,春天的腳步依然沒有到來。
Wind數據顯示,A股43家家電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合計為157.18億元。而韓國三星電子日前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計凈利潤16.8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58億元。這意味著A股43家家電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利約占三星電子同期凈利的16.4%。
核心技術是最大的短板
從今年三季報可以看出,凈利下滑依然是家電業的噩夢,而韓國三星電子銷售額和營業利潤連創歷史新高。
Wind數據顯示,今年A股43家家電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合計為157.18億元,同比增長2.32%。從細分領域來看,白色家電市場中跌幅最大的企業分別是小天鵝A、美的電器和春蘭股份,跌幅均超過20%。黑電市場ST廈華業績下滑66.23%,TCL集團下滑40.99%,四川長虹下滑27.04%,幾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小家電亦整體表現疲軟,凈利潤同比下降10.9%。
三星電子日前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售額達144.8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257.6億元),累計凈利潤16.8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58億元)。
對比可見,A股43家家電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利約占三星電子同期凈利的16.4%。
家電業專家劉步塵認為,手機產業是三星在彩電之后又一個盈利點,它跟蘋果共同瓜分了全球99%的市場份額。“國內家電企業做手機完全不能跟三星相提并論,三星的手機走高端路線,價格越來越高,而像TCL手機、海爾手機的價格已經普及到1000元左右,甚至越來越低,利潤已經降到最低點。”
他表示,2003年后,國內企業曾提出做“中國的三星”這個口號,但是幾年過去,沒有一家企業真正學到三星的精髓。關鍵問題就出在核心技術的落后。三星每年技術研發費用超過90億美元,在全球居第二,而中國研發投入最大的企業格力,每年才35億-40億人民幣。所以多年以來,三星一直以創新性產品走在前面,從過去的液晶面板到現在的智能手機,而我們一直生產“追隨性產品”,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短板。
需求不足致“旺季不旺”
通常來講,每年5月到8月是空調的銷售旺季,但對于很多空調企業來講,今年旺季并沒有真的旺起來。
格力北京分公司銷售負責人表示,“今年5月到8月整個空調行業銷售都非常不好。”據他介紹,今年夏天不熱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房地產調控產生的效應正好在5月到8月份體現出來,使家電企業陷入被動局面。
8月份空調企業通常會按慣例舉行新年度開盤,這是空調行業一年一度的大事,相當于對下一年展開布局。上述負責人說,“今年很奇怪,從8月份到現在,除了格力以外北京市場沒有看到第二家公開宣布開盤的廠家。這么多年來空調銷售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創維新聞發言人李從想認為,今年整個家電市場確實處于“寒冬”。“從各家數據來看,整體市場增長非常小,甚至很多月份出現負增長。隨著人民幣升值,出口面臨很大壓力,再加上今年增收廢舊電子處理基金,還有深圳等城市的人工成本上漲,都給企業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中怡康研究中心總經理彭煜表示,今年整個中國市場家電行業出現倒退狀態。“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家電銷售額平均下滑8.1%,其中彩電同比下降11.1%,冰箱同比下降14%,洗衣機同比下降9.5%,空調同比下跌9.4%。”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