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增速全年“保十”基本無望
雖然出口數據在9月份出現好轉,但前三季度大幅弱于預期的狀況似乎已經“無力回天”,全年“保十”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海關總署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28424.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2%。其中,出口14953.9億美元,增長7.4%;進口13470.8億美元,增長4.8%。
商務部人士對記者說,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說今年四季度的外貿增速能夠和去年維持一致,則全年外貿實現7%-7.5%的增長速度應該沒有問題,“但實現10%比較困難,這意味著四季度要達到17%的增速,這個難度比較大。”
在這樣的判斷下,一段時間來,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商務部副部長王超對全年目標是否能實現僅用了“爭取實現”、“實現目標壓力加大”,“盡最大的努力實現”等表述,一改上半年“有信心”的表述。而市場對“保十”的判斷則是基本不可能實現。
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今年的投資和消費基本保持了平穩增長,據社科院課題組的預測,今年兩者的名義增速雖然均有小幅下降,但實際增速可能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相形之下,今年只有外貿會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成為最明顯的短板。
據社科院報告預計,今年全年我國進口和出口增長率分別為6.0%和7.9%,增速比上年分別回落18.9和12.4個百分點。
(秦菲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