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進口量大增 國內乳企爭相傍洋奶源
今年1~8月,我國已進口乳制品超80萬噸,同比增長28.4%,逼近去年全年98萬噸的進口總量。這是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昨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
在乳制品進口數字攀升的同時,國內乳企近期陸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奶源運動,這會成為打破洋奶粉一統天下局面的利器嗎?
進口數字連年飆升
商務部外貿司處長馬宏偉昨日在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的中國乳制品貿易與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近年來,中國乳制品海外進口量一直保持在25%以上的年增長。
有目共睹的是,2008年以來,“洋奶粉”來勢兇猛。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奶粉進口量為14萬噸,2009年激增到31萬噸,同比增長121%;2010年增長至48萬噸,增長55%;2011年則達到98萬噸高位。
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大中華區和印度區總裁Kelvin Wickham剛剛走馬上任,昨天出現在論壇上的他專門為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魏柯文”,并連聲說:“目前恒天然在北京、上海、廣州都有辦公室,正期待在中國有更好的發展。”
新西蘭貿易發展局商務領事Mike Arand也提到,新西蘭95%乳品用于出口。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相關負責人給出的數據顯示,1~8月,中國進口的乳制品有46%來自新西蘭。
就在國慶前夕,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與新西蘭海關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叫停非法輸出嬰兒配方奶粉的行為,同時指出,過去一年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非法出口顯著增加,主要目的地是中國。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2008年以前中國奶粉品牌占據了六成以上的國內市場,外國奶粉品牌只占四成。但“三聚氰胺”事件后,中高端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市場占有份額被顛覆,洋奶粉品牌在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銷售總額的比例提升至60%~65%,在一二線城市更是占領了絕對市場份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