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密集赴華招商 高利潤背后隱藏高風險
去朝鮮投資,正在成為中國商人的新話題。一個想賺錢,一個想找錢。隨著朝鮮經濟的逐漸放開,中國成為了朝鮮首個招商重地。連日來,朝鮮在中國舉辦了一系列的商務活動和項目投資洽談說明會。
9月26日一大早,北京城棟國際營地集成房屋有限公司副董事陳建峰就來到GBD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中國規模較大的一家民間外交機構,由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與中國橋緣公共外交文化交流有限責任公司組成,簡稱公共外交中心),等著參加即將召開的朝鮮投資環境介紹及投資項目洽談會。
對于陳建峰而言,朝鮮有著無限商機和誘惑,但同時也充滿了風險。在他看來,朝鮮的經濟開放是大勢所趨,比中國中西部的一個省都要有市場前景,盡管這高利潤背后肯定是高風險。
事實上,像陳建峰這樣想法的企業家并不在少數。在當天的投洽會上,共有150多家國內大中型企業前來咨詢,如中糧集團、北京北方電線電纜、河北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等,都表現出對朝鮮市場有極大興趣。
朝鮮對外經濟投資協力委員會局長尹亨日表示,這是朝方首次在中國開展的招商投資會,希望通過這個投洽會讓中國企業對朝鮮多做些了解,也讓外界更多點了解朝鮮。他透露,今年朝鮮還會與中國商務部在中國開展更多的交流活動,類似此次會議10月或11月還將有一次。
有沒有礦
與朝鮮做生意,充滿不安定的因素,這在中朝之間是早已公開的秘密。當地的官員在對外招商時,并不隱瞞投資的風險,同時也會強調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低廉的勞動力和獨特的管理環境。但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朝鮮目前最能吸引他們的就是礦產。
北京東方礦產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常先生表示,朝鮮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對于中國礦業公司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和市場,但在選擇投資的時候,公司還是會謹慎對待。畢竟朝鮮的投資環境并非十分健全。
9月22日,中國海外投資聯合會(以下簡稱“中海投”)與朝鮮投資事務所在北京簽署協議,共同發起“投資朝鮮專項基金”。
中海投是中國一家非政府社會團體,朝鮮投資事務所則為朝鮮合營投資委員會在海外設立的對外招商引資平臺。朝鮮合營投資委員會是根據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的政令所設立,負責制定合資合營優惠政策、擴大招商引資力度、改善投資環境等。
中海投副秘書長劉楊驁介紹,此次共同發起的這只以礦業為主要投資方向的基金,規模約為30億元人民幣。首期注資10億元,資金來源為國內一些基金機構和財團。主要的投資方向以礦業為主,地產開發、港口運營等亦在投資范圍之內。
事實上,無論是“投資朝鮮專項基金”還是朝鮮投資項目洽談會,許多企業來到現場的第一句話就是,有沒有金礦?
公開資料顯示,朝鮮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礦產300多種,其中有用礦200多種。石墨、菱鎂礦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煤、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儲量豐富,亦有石油資源,其中,位于咸鏡北道中朝邊境地區的茂山鐵礦已探明儲量50多億噸,可開采量30億噸。
朝鮮合營投資委員會投資處長崔成進表示,“熱烈歡迎”中國投資者對朝鮮礦產資源、城市基礎設施等領域進行投資,朝鮮依照其法律保障保護外國投資者權益,至于“投資領域、出資比例等具體問題,雙方可以討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