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擅改配方 將依法處罰
隨著上海市質監部門和工商部門的介入,光明乳業寶寶奶酪添加違規配方的事件進一步發酵。
昨日(9月19日),上海市質監局通過其官方微博表示,據初步查實,光明乳業自去年12月11日起,擅自更改了產品配方,其附屬的上海光明奶酪黃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生產的 “小小光明寶寶奶酪”,在產品中添加了乳礦物鹽未報,產品規格為138克(6杯)。質監部門同時透露,市工商部門已通知各大超市賣場自查,對問題產品下架。“鑒于光明公司擅自更改產品配方行為未向監管部門報告,市質監部門將依法處罰。”
9月18日,光明乳業在其官方網站上作出說明,在聲稱“此次事件不涉及產品品質和安全問題”的同時,承認產品已經全部回收,卻并未將原因歸為產品添加了乳礦物鹽,而是聲稱“產品包裝給消費者帶來誤導”。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時,公司方面表示,公司將給3歲以上兒童吃的奶酪標成給“1~3歲寶寶”。
很顯然,質監局的初步調查結論與光明乳業前一天做出的 “包裝上給消費者帶來誤導”這一解釋有所出入。而在去年12月之前,光明生產的此款產品是否添加了乳礦物鹽?又為何突然更改了配方?這些問題都還是問號。
記者進一步致電光明,其公關部負責人回應稱,解釋以公司說明為準,記者進一步詢問時,又表示“不能夠回答”。記者多次致電光明乳業新聞發言人龔妍奇,手機也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上海宜言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湯志慶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現在的情況,光明乳業此前的說辭應該是在掩蓋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包裝標錯的問題,光明乳業明顯在撒謊。“乳鈣一直是個賣點,它作為一種比較安全的成分,在很多高鈣奶中都有添加。”湯志慶表示,光明可能看中了這個賣點,希望借此增加產品的銷量。也有一種可能是,光明忽視了國家的相關規定,并非有意為之。
同時,湯志慶表示,企業的任何配方都要上報質監部門,新產品上市的產品配方都是需要備案的,因此在此事件上,質檢部門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從此事情看來,監管部門對于這個事情審查不嚴。”
近4個月來,光明乳業共出現了細菌超標、牛奶酸變等5起產品質量問題。記者發現,光明此前出現的問題大多集中在下游管理,如產品運輸等基本的營運問題,而在此次事件中,問題轉移到了上游的生產環節上。“從去年到現在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可以說明光明在內部管理上出現了紕漏。從生產加工到物流配送出現的漏洞,可能與其合作企業的利益分配沖突有關。”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光明問題頻發很可能與其快速擴張有關,在成本控制上存在問題。
乳業專家王丁棉對此表示,目前廣東乳品企業新設立了一個叫“首席質量官”的職位,對企業生產的產品負有完全的安全監管責任,對于內控欠缺的中國乳品企業而言,首席質量官的模式值得向全國推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