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富士康“被實習”
小馬(化名)是一名大二的會計系女生,在江蘇省淮安市讀書。9月初剛開學,她沒有走入課堂,卻被學校安排,與同學們一起到了富士康淮安工廠的生產車間,組裝蘋果手機的數據線。
這是一次為期兩個月的“實習”。在淮安,多所高校大規模組織學生,去富士康科技集團富譽電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參加這種“實習”。在急缺工人的背景下,學生成了富士康人力資源大軍的一個重要來源。
正如當地的路邊廣告牌所宣傳的那樣,在這個自稱“南有昆山、北有淮安,打造臺資新高地”的地方,政府正在動員式地調動大量公共資源為富士康服務。
不情愿的“實習”
富士康淮安工廠,秋高氣爽擋不住工廠門前招工的熱浪。“急缺10000人,報名火速進行”、“富士康不收任何費用,歡迎廣大求職者前來報名”等由富士康人力資源部門制作的橫幅,掛滿了工廠的一堵圍墻。
而工廠周圍,除了零星散布的個體招工點外,一些中介公司也聚攏而來,其醒目的招工牌上寫著:“富士康報名點”、“富士康直招”等字樣。
今年5月,新華社報道稱,由富士康科技集團投資逾2.1億美元的蘋果零組件生產線,將于今年10月在淮安建成。
工廠全面開工在即,工人卻遠未充足。于是,淮安當地高校的大量學生被以“實習”的名義派到工廠。《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近日,剛剛開學,淮安數所高校便召開了實習動員大會,學生們報到后不久,旋即登上去往富士康的大巴車,其“實習期”多為兩個月。
本報記者實地走訪了當地的江蘇省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淮安食品職業技術學院三所高校,多名學生均表示參與了在富士康的“實習”。
事實上,近年來,淮安當地高校一直與富士康有密切的合作,向富士康派遣“實習生”已成為常規。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一則派遣規模擴大,不僅機電等與富士康的主營業務相關專業的學生被派去“實習”,連會計等與生產無關專業的學生也要去車間;二則出現了“反復實習”現象——不少大二已經去富士康“實習”過的學生,此次大三一開學又被動員去“實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