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河南安家兩年仍缺工 員工稱經常加班辛苦
小鎮上來了富士康
8月23日,富士康科技集團鄭州科技園“中原開疆”兩周年慶典盛會在鄭州以南60公里的新鄭市舉行。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參加了慶典活動。園區總經理林政輝向全體員工宣布,自當月起,富士康鄭州廠區全面加薪。
這個消息在距離新鄭30公里的一個小鎮上,掀起了一些漣漪。已在富士康打工一年多的孟莊鎮青年常虹(化名)說,“這肯定會吸引更多的孟莊人去(富士康)工作。”
不只是吸引。許多人只知道富士康是個體量龐大的企業,卻并不了解它究竟“大”到何種程度。對河南省來說,兩年前“空降”而來的富士康無疑是該省經濟數據中的頂梁柱。從中部六省的半年報來看,河南已經擺脫了近幾年在中部墊底的尷尬。公開信息顯示,在全國外貿出口不振的形勢下,河南的出口額卻接近翻番。今年上半年,富士康集團下轄企業進出口104.3億美元,占河南省進出口額的48%。
在富士康為當地貢獻著經濟數據的同時,它也在改變著河南,這種改變首先發生在孟莊鎮。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這個只有4萬人的小鎮,觀察在現代工業和城市化背景下,一家企業對一個地區產業格局的改變,對這里人們的生存狀況、經濟生態乃至精神狀態的深刻影響。
那些等在白露時節后收獲紅棗的場景,又在張建(化名)的記憶中蘇醒過來——
村里的男女老少,拖拽著長長的竹竿,在窄窄的鄉間路上留下一道道痕跡。成熟的棗,壓彎了枝丫,一竿子上去,撲棱棱掉落一地。
如今,這些前幾年還有的鄉土景象,正慢慢成為面包車司機張建所在孟莊鎮的記憶。
新鄭市東北方30公里處的孟莊鎮是新鄭紅棗的主產區,在對外宣傳資料中,該鎮是財政部扶持的“紅棗保護基地”,素有“中華第一棗鄉”的美譽。
兩年前的9月,正是紅棗成熟的季節,富士康——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企業,來到了鎮子上,變化由此開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