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悄然撤離中國樓市 全年投資或現腰斬
曾經因手持天量資產而不可一世的外資房企和投資基金正悄然從中國樓市撤退。轉讓已有地塊,降價促銷,跑量回款,不一而足。初步預測,2012年,中國房地產投資中利用外資額可能大幅下降50%,并創下人民幣升值7周年以來最差投資。回顧外資“作戰”中國樓市的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與人民幣升值周期捆綁的投資曲線。
沒有哪個行業或企業能夠躲得過這一輪全球經濟低迷,曾經因手持天量資產而不可一世的外資房企和投資基金也不例外。單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利用外資”一項,2007年市場最火爆時,其增幅高達632%。到2010年,外資在中國房地產開發中的年同比增速為66%。不過,這一趨勢到今年將徹底改寫。2012年,中國房地產投資中利用外資額可能大幅下降50%,并創下人民幣升值7周年以來最差投資行情。
細究這一結果就會發現,影響外資投資中國樓市的原因有主客觀多種因素:首先是政策上,中國一直嚴格限購外商投資房地產;其次,全球經濟低迷,加上人民幣升值周期性見頂,外資機構將項目變現避險的意圖越來越明確;最后,外資同樣“受累”調控,與內資企業的競爭中,外資也不得不以價格戰來力保生存。種種因素綜合在一起,最終上演了外資2012年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投資熱情的大逆轉。
火熱戀情“戛然而止”
從今年初開始,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到位資金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利用外資額從1至2月同比增長24.2%,一路下降。前3個月至前7個月的利用外資額同比降幅分別為22.4%、42.9%、36.8%、53.9%和54.3%。以前7個月228億元的利用外資額計,平均每月房地產開發利用外資額32.6億元,按此推算,全年或在400億元左右。一個可以對比的數字是,2011年和2010年,中國房地產開發利用外資額分別為814億元和796億元。也就是說,如果2012年外資投資金額以400億元計算,其同比跌幅可能接近“腰斬”。
在2010年房地產繁榮時期的終結點前,外資對房地產開發的貢獻額同比增幅高達66%,是所有到位資金來源中,增速最快的領域。再遠一點,回到2007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利用外資同比增長幅度為632%。即便在2008年全球危機集中爆發的時候,外資在2009年體現出來的中國房地產投資額也有470億元,同比只下降35.5%。
可見,今天中國樓市上外資的身影和姿態正呈現質的變化。如果把這些冰冷冷的數據落實到市場上,各類外資企業收縮中國樓市投資的姿態,就更加鮮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