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在阿根廷投資面臨財務問題 或將停產
一年前,中石化集團斥資24.5億美元收購美國西方石油公司阿根廷子公司 (以下簡稱阿根廷子公司)100%股份及其關聯公司的交易,現在看來變成了一塊雞肋。
據當地媒體報道稱,由于未能得到阿根廷政府合理的財政補償,中石化集團在當地的業務已經面臨財務問題,未來幾周形勢可能會急劇惡化,并存在暫停生產的可能性。
“我們正在協調此事,目前暫時沒有更進一步的信息對外披露。”8月22日,中石化集團內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求證時說道。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阿根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介入越來越深,在石油領域推行國有化,這給中國油企在阿根廷的投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急需加以應對。
面臨停產風險
在中石化集團收購阿根廷子公司后,阿根廷政府一直沒有兌現逾期未付的1.84億美元補償金,至此,中石化集團在當地的業務已經面臨財務問題。
中石化集團向阿根廷政府表示,未來幾周形勢可能會急劇惡化,如果問題不能得到糾正,中石化集團可能難以向當地的服務提供商支付費用,也難以支付雇員的薪酬,下一步還有可能暫停在當地的生產。
據悉,在收購之后,中石化集團曾表示將讓阿根廷子公司原油日產量增加超過5.1萬桶油當量,而相關阿根廷資產的總的探明和可能儲量為3.93億桶油當量。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停產對石油企業而言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僅會減少中石化石油產銷數量,影響企業營收增長,還可能引發財務危機、市場危機、管理危機等連鎖反應。
實際上,就在完成收購后,阿根廷政府調整了針對油氣公司的產業政策。
今年2月,阿根廷取消了旨在鼓勵大型石油企業碳氫化合物勘探、生產和提煉新投資的兩項財政優惠政策。阿根廷政府由此每年可節省大約20億阿根廷比索(約合433萬美元),但石油公司則需多支出相同數目的資金。
從2008年以來,阿根廷政府已經通過上述優惠政策向石油公司支付了大約100億阿根廷比索。
宛學智分析,受此影響,中石化在阿根廷的業務將受到嚴重沖擊,企業財務問題漏洞顯現,服務商費用無法按時支出,雇員薪酬或將拖欠,管理費用難有減少,企業下一步經營狀況令人擔憂,“這表明中石化在海外市場中應對突發問題尤其是政策性問題的能力不足。對當地政府的產業政策了解不足,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給企業造成較大損失。”宛學智說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