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奧股份涉嫌造假上市 創業板第二例
雖然證監會明確表示不會停發新股,但7月16日以來,其官網再未公布過IPO預披露信息,長達20余天的“真空期”,讓排隊上市的企業望眼欲穿。
自新大地因涉嫌造假而終止上市后,“誠實上市”“打假”已成為A股市場的熱點話題。市場在關注“真空期”將持續多久的同時,一定還在想:在眾多排隊上市的企業中,是否隱藏著第二個“新大地”?
6月28日,新大地造假上市被曝光,這是創業板的首例!短短一個月后,創業板第二例涉嫌造假上市企業又現:福建三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奧股份)。巧合的是,三奧股份竟然與新大地同一天過會,都是5月18日!
7月中旬,《每日經濟新聞》接到舉報信稱,“三奧通過簽訂三方協議,提前墊資給供應商,轉而獲得與最終客戶結賬的方法購買‘收入’,從而造假上市。”
記者奔赴福州、長沙、成都等地展開實地調查,在與競爭對手、合作企業、主要客戶以及業內專家、行業分析師、注冊會計師、投行人士的廣泛深入交流后,這家高成長的準創業板企業的華麗面紗被徹底撕去。
三奧股份,主營業務為面向廣電等運營商提供數字媒體的綜合解決方案,僅研究其招股書已經可以發現多重懸疑:
首先,在同行業公司向通用設備商采購的情況下,三奧股份的主要客戶竟然都是同行業的競爭對手;
其次,三奧股份有著匪夷所思的低成本,其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占比低得離譜,甚至只有同行的一半;然而財務費用又高得離譜,竟然是同行的3倍多;
再次,該公司毛利率高達近35%,在行業中位列中上水平,而如此高的毛利率竟然是在缺乏技術資質和能力、不做事只墊資的情況下實現的!
隨著記者調查的深入,疑團不僅沒有消散,反而更加重了其造假上市的懷疑,特別是三奧股份被競爭對手、合作伙伴,乃至重要客戶揭露,并直指其虛構業務和財務造假:
行業龍頭企業索貝數碼、捷成股份、中科大洋等均稱根本“沒有聽過”三奧股份;
合作伙伴則表示,三奧股份只是一家不做具體業務,只通過墊資偽造收入,不被信任的企業;
核心客戶直言,三奧科技“只出錢(墊資),別的什么都不用做”,“不要讓三奧做系統,否則會漏洞百出”。
三奧的股東們控制了不少當地的地產公司、擔保公司、投資公司,卻沒有一個人真正是廣電相關技術出身;
三奧自詡“數字媒體技術綜合解決方案專業提供商”,卻連行業最基本的“計算機系統集成資質”都沒有;
三奧突擊申請到了專利技術,卻在核心技術占比方面嚴重造假,在研發費用方面驚現兩套數據,高新資質也涉嫌造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調查發現,三奧股份造假的核心證據就是那份墊資性質的“三方協議”:三奧股份不提供產品,不提供運輸,不提供安裝、培訓等一系列服務。該公司只出錢,幫電視臺向供貨商墊資,從而換取能與電視臺開具銷售發票的機會,進而虛增收入謀求造假上市,舉報信的內容得到了證實!
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在保薦人、會計師、律師的保駕護航下,于2012年4月12日預披露,于5月18日通過審核,目前正在等待上市。
如果說新大地是創業板造假上市第一案,那么三奧股份的曝光,無疑暴露了現行IPO環節的更多漏洞,業內人士呼吁,與其加快舊垃圾退市,不如提高IPO質量,堵住新垃圾的上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