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條鐵路齊陷質量門 7·23事故車站存施工隱患
本報記者獲得一份顯示日期為8月1日的鐵道部文件。該文件提到的出現質量問題的12條線路中,7條為已開通線路,分別為:武廣客專、甬臺溫線、鄭西客專、海南東環鐵路、溫福鐵路、福廈鐵路、昌九城際;5條為在建線路,分別為:蘭渝鐵路、拉日鐵路、滬昆(江西、貴州段)客專、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大西鐵路。 鐵道部的一項檢查發現,12條已建和在建鐵路線路均存在重大工程質量安全問題。這當中包括開通已久的武廣客專、鄭西客專,以及因去年發生723動車事故而備受關注的甬臺溫鐵路。
一位接近鐵道部的人士8月7日向本報證實了上述文件的真實性。他表示,這些質量問題嚴重影響鐵路運營安全。
723事故車站存施工隱患
上述鐵道部文件顯示,武廣客專、鄭西客專、海南東環鐵路、溫福鐵路4條鐵路項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隧道拱部空洞、裂紋、掉塊,邊墻滲漏水,預埋件與鋼筋無連接,通信鐵塔傾斜,電纜布線混亂,站房、站臺雨棚等房建設備設施脫落等問題。
2011年發生723特大動車事故的甬臺溫線,通報中也揭出其施工方面的重大問題。通報稱,由通號總公司施工、北京現代監理公司所監理的甬臺溫線溫州南站信號機械室電纜布線施工不達標。
5條在建線路則存在偷工減料、質量嚴重不達標等問題。文件列舉說:蘭渝鐵路胡家灣隧道出口掌子面左側初支背后存在環向空洞;拉日鐵路扎西巖隧道左邊墻噴射砼后用防水板遮擋存在空洞;滬昆(江西段)客專現場施工人員自行在梁體內側腹板上隨意開槽,對結構質量安全造成嚴重影響,且波紋管的波紋高度、鋼帶厚度、徑向剛度均不合格;滬昆(貴州段)客專的小坳坡隧道進口超前小導管未按設計數量施作等問題;昌九城際路塹地段擋墻上部骨架護坡溜坍等質量問題;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的路基土工格柵未按設計數量鋪設,且檢驗批資料失實;大西鐵路南山上隧道進口仰拱設計為鋼筋混凝土,實際卻未安裝鋼筋。
隧道拱部的“手腳”
對于武廣客專、鄭西客專、海南東環鐵路、溫福鐵路發現的上述問題,一位長期從事鐵路隧道工程施工的專業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拱部空洞、裂紋、掉塊將會造成嚴重的行車安全事故,尤其是在高速運行的客專路線上,一旦拱部掉物下來,砸在客專上,后果不堪設想,而固定在隧道拱部上的接觸網一旦也隨之掉落或傾倒的話,則列車將出現重大故障導致運營事故。
這位人士解釋說,拱部空洞、裂紋、掉塊既有材料上的問題,也有工程技術問題。材料方面,混凝土質量不達標是一大原因。混凝土由沙、碎石、粉煤灰等水處理劑、水泥組成,前二者由施工方自己采購但須經項目方檢測合格方能使用,后二者則是由項目方作為甲控物資提供。
“C30型號的混凝土,按照規定需要420公斤的水泥,但偷工減料的話往往只用250公斤,這會造成嚴重的質量問題。一般怕因質量問題擔責的施工方會使用350公斤差不多7包水泥,既減了料,也不致出現大問題。”上述長期從事鐵路隧道工程施工的專業人士介紹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