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TAXI困局:的哥乘客政府三輸 出租公司獨贏
“打車!打車!”4月18日晚,肖宇和幾個同事在北京國貿站地鐵口攔車,但半小時無人理會,撥打叫車電話也一直忙音,奇怪的是,接連幾輛亮著“空車”牌的出租車都在瓢潑大雨中激起一路水花,飛馳而去。
5米外,同樣被滯留在地鐵口的數百人集體目睹了這一幕,人們憤怒了,有人扔出了易拉罐,大聲地罵著臟話,有人開始打電話投訴拒載,有人直接走出來站在路中央……
對于這一切,坐在出租車里的的哥顧師傅毫不在意,他正在跟搭檔老陳通電話,商量著是否要跑晚班。
每天早8點和晚7點,是顧師傅與老陳交班的時間這也是上下班高峰時間段。交班時間是顧師傅定下的,理由很簡單:“高峰時間經常堵車,一堵就賠錢,還不如用來交班和休息。”
顧師傅的選擇并非特例。“一半以上的司機都貓著呢,尤其是下雨天,大家都收工了,萬一在路上堵了、熄火了,3天賺的都賠進去?!?/font>
的哥賺不到錢,只好罷工要求提價;為保障公共利益,政府也不免被“脅迫”;乘客攔不到車,還得為屢次漲價買單。但還有一個贏家,這就是出租車公司。在北京,“三輸一贏”,是出租車行業里的畸形現實。企業壟斷,出租車數量始終放不開,在許多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一個悲觀的、無法改變的死局。
的哥:賠的算自己,賺的歸公司
北京的哥(單班)的“份子錢”為每月5157元,并且承擔交通違規、車輛修理和保養等各種風險費用,加上油錢成本,“一個月出去的錢在9000元左右,所以每天我一睜眼就欠著300元錢了,拉夠了300元錢的活,才能保本兒,剩下的才是自己的?!?/font>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