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現“霸王供油協議” 民營加油站對壘兩桶油
“我搞了幾十年企業,簽過幾百、上千個經濟協議或合同,從來沒見過這種簽法。” 5月3日,重慶市涪陵區一家民營加油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他們最近不得不與中石油、中石化涪陵分公司簽署了一個“沒有任何協商只有一份且解釋權歸兩大石油公司”的供油協議。
不過,面對涪陵近30家民營加油站的指責,兩大石油公司相關負責人予以否認,石油涪陵分公司總經理劉成利認為,供油框架協議不是正式合同,只是一個形式。
加油站:被迫簽“霸王條款”
上述民營加油站負責人稱,4月中旬,中石油涪陵分公司業務科通知該區30多座民營加油站帶上公章,到該公司簽訂供油協議。各加油站負責人趕到后,“中石油涪陵分公司一位承辦人員發給各站一份印好的格式合同,并稱:1.各站填寫好站名并簽字蓋章交來,然后復印一份給你們;2.協議內容不得更改?!?/font>
這意味著,各民營加油站只簽署了一份協議,且只能在幾天后得到一份復印件,而非正本。但本報記者注意到,這份合同倒數第二條款明確寫明“本協議一式肆份,甲方執貳份,乙方執貳份?!?/font>
“更讓人氣憤的是,協議最后一個條款居然是"解釋權歸屬乙方"?!币曳绞侵惺透⒘攴止?,該負責人說,這是明目張膽的“霸王條款”。
當地民營加油站還對協議的其他條款有異議,認為此協議不僅沒有供油數量,而且國家發改委本是明文規定應由供油方負責運油到加油站,但該協議卻協定由加油站自備運輸工具提貨。
另一個細節是,供油協議履行期限是從2012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但實際簽訂協議日已是4月中旬。
記者了解到,此前每到年底,該區民營加油站都會與中石油、中石化涪陵分公司簽訂供油協議。不過,2011年前10個月,涪陵區51家民營加油站僅從兩大石油公司處批發到13035噸油,而此間后者共賣油31萬噸,當地民營加油站僅從兩大石油公司處得到占總量4.2%的成品油。據悉,兩大石油公司在涪陵區共有36個加油站。
“他們壟斷了成品油批發環節,今年還一直拖著不簽供油協議。”涪陵石油成品油協會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在全體民營加油站的多次催促以及相關部門的再三督促下,4月27日,民營加油站終于拿到了這份“不可思議的、史上最牛的框架供油協議?!?/font>
而中石化涪陵分公司的簽署方式也如出一轍。該區幾十家民營加油站與其簽署的供油框架協議,在文本上與中石油涪陵分公司基本無差異。兩大公司的最大差別在于,中石化涪陵分公司在得知中石油涪陵分公司的供油框架協議引起強烈反彈后,將協議份數調整為了兩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