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一黃金首飾銷量火爆 投資類金條反遭冷遇
國際金價近期不斷暴跌,自9月9日以來,僅一月時間金價已經累計下跌50美元/盎司。恰此黃金周之際,中國消費類黃金首飾也迎來井噴,但與此同時,金條等投資類黃金遇冷,不少投資者選擇了觀望。
據統計,國際金價從9月9日的1255.75美元/盎司跌至周三的1205.75美元/盎司。
進入九月以來,國際金價一直“跌跌不休”。金價下調使得十一黃金周京城黃金銷量大漲。據菜百首飾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期間菜百公司整體實現銷售2.6億元,同比增長25%以上。其中飾品類銷售呈現出明顯增幅,大眾消費特點明顯。
上周五(10月3日),受美國9月強勁的非農就業數據影響,國際金價當日跌破1200美元/盎司的重要整數關口。COMEX期金當日下跌22.20美元,跌幅1.8%,至1192.90美元/盎司,創下56個月新低。
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國際局勢的一些不穩定情緒并未觸發強烈的避險情緒,另一方面,在美國經濟復蘇的背景下,美聯儲加息的討論不斷升溫進一步利空黃金。
菜百首飾相關負責人昨日對記者表示,十一期間黃金銷量同比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一方面與近幾個月來金價不斷下調有關系,此外,婚慶需要也是黃金首飾銷量大漲的重要因素。菜百數據統計顯示,婚慶小套裝、各類對戒、各類精品的銷售量較去年同期都有成倍增長。
京城千足金價格目前為298元/克,一年時間下跌了37元。
但與此同時,投資類金條銷售現場卻較冷清,投資者害怕抄底再被套。中國黃金協會上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達到569.45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38%。其中,實物黃金首飾用金426.17噸,同比增長11.02%;但是投資屬性更為明確的金條用金為105.58噸,同比大幅下降62.13%。這也反映了人們對于黃金首飾的需求明顯高于投資保值的需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