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增加值明顯增長 企業利益不升反降
據清遠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清遠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及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均有較好增長,對拉動規模工業增加值貢獻較大,再生金屬行業產值增長明顯。從行業內看,清遠再生金屬行業上游中游三大巨頭華清再生資源、江西銅業、云南銅業上年均有不俗表現,其中江銅和云銅先后由原來的替總公司代加工轉為完全自主經營模式,產品增加值提高對全市工業拉動明顯,從企業看,江銅和華清再生資源由于上半年產值大增,兩家企業對全市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最高。
然而,增產并不增收,企業利益不升反降。據統計,上半年全市32個行業共有23個行業利潤同比下降,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5月利潤同比下降28.3%。
清遠再生金屬行業商會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再生金屬行業最艱難的時期,原材料緊缺、價格上漲,人力資源成本上升,廢雜銅與電解銅價格倒掛,企業利潤下降是必然。目前,兩大巨頭清遠江銅和云銅轉代工為自主經營,業內人士表示,通過改變生產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或許成為再生金屬行業走向更高盈利的開始。
拉動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長
行業巨頭轉型增產
據上半年清遠規模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今年上半年,清遠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157.1億元,同比增長6.8%,增幅比一季度回升2.8個百分點。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分別增長15.7%、11.2%,拉動規模工業增加值貢獻較大。在清遠,再生金屬行業上下游企業多列在以上兩個行業內,去年再生金屬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近1/5,其對清遠工業產值增長作用重要,從今年上半年看,再生金屬行業也起到了拉動工業增長的應有作用。
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對行業增長拉動明顯。今年上半年,再生金屬行業中的清遠江銅、華清再生資源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最高,其中,江西銅業(清遠)有限公司完成產值24.7億元,對全市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28%,華清再生資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完成產值6.1億元,對全市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為46%。
據了解,巨頭們的強勁增長得益于生產模式的轉變。清遠兩大銅材巨頭江西銅業和云南銅業發展方式改變,先后由原來的替總公司代加工轉為完全自主經營模式,轉為完全自主經營模式后,產品增加值率大幅度提高,其對全市工業的拉動仍比較明顯。
清遠市再生金屬行業商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替總公司代加工,利潤相對較低、生產也相對較固定,在清遠地區產生的附加值很低,而轉變為自主經營模式后,可能產出的產品一樣,但從原材料進貨端開始直至銷售環節,企業擁有更多自主權,產品在本地的增加值更高,因此對工業增長有較大促進作用。
行業巨頭半年虧數千萬
利潤普遍下降
然而,雖然工業增加值上升明顯,但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卻在減少,是明顯的增產不增收,一些領域甚至是做得多虧得多。
據數據統計,1—5月,清遠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21.8億元,同比減少盈利16.8%,虧損企業174家,虧損面35%,虧損企業虧損額5.2億元,同比增虧26.3%。此外,全市32個大類行業中,23個行業利潤同比下降,降幅超過50%以上的行業有10個,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5月實現利潤1.2億元,同比下降28.3%,影響全市利潤下降1.8個百分點。其中,令人關注的是清遠再生金屬行業某龍頭公司虧損4600多萬元,而該公司恰恰是因完成產值業績好、對拉動全市工業增長貢獻大的企業。
因利潤下降,再生金屬行業一些下游企業則干脆減產以減少損失。其中,據公開資料顯示,豐盛銅材有限公司、廣東遠光電纜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減少產值均超過3億元,廣東清遠云銅有色金屬有限公司上半年完成產值同比下降46.3%。
對于一些企業產值增加、利潤下滑的原因,清遠再生金屬行業商會負責人表示,主要原因是銅價下跌,同時受“綠籬”影響原材料進口不足、產品單位成本上升、銅需求剛性不足等因素影響,利潤減少。“電解銅甚至與廢雜銅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我們從國外進口廢雜銅,運到國內加工出售,出售價還比原材料進口價低。” 清遠再生金屬行業商會常務副會長楊舜說道。
業內人士表示,清遠再生資源行業進口的廢雜銅一般有庫存,電解銅也均有庫存,而從今年初到現在,銅價向下波動,也加重了銅企的庫存量。有數據顯示,前5月清遠工業產成品存貨增長9.4%,比一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企業資金鏈更加緊張,負債情況繼續提高,有統計顯示前5月清遠企業累計負債增長19.7%,較一季度提高7.6個百分點。
或成為企業止虧盈利出路
增加產品附加值
有業內人士認為,清遠再生金屬行業靠粗加工銅后再賣出盈利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回頭了。
首先,從貨源環節看,以前,全球95%的再生資源流向中國,現在韓國、越南、印尼等國家和地區紛紛搶奪這塊再生資源,在此影響下,清遠低價進原材料已經不可能,原材料價格必然上升;其次,從銷售環節看,作為成熟的大宗商品,銷售領域的銅競爭激烈,極容易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一旦基礎建設乏力銅銷售必然下滑,產能過剩之下銅價會持續走跌,企業便無利潤可言,一些銅企只能減產止虧,這從清遠一些下游銅企主動減產可以得到印證。
“從原材料、銷售環節,清遠再生金屬傳統優勢已經不再,再加上人力、物流等生產環節成本上升,企業的利潤被吃得所剩余無幾。”清遠再生金屬業內人士總結道。
“江銅和云銅轉為自主經營模式,或將對整個行業起到帶動作用。”有專業人士認為,作為再生金屬行業的巨頭,兩大銅企轉代工為自主經營,若想實現利潤大幅增長,必然要通過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途徑來實現。
(張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