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車銷量增速驟降 寶馬稱超高速增長不再持續
豪華車突然賣不動了。中國經濟最活躍的浙江地區,是豪華轎車的主要消費地之一。近日,一則“杭州八成豪車經銷商虧損”的消息,被解讀為低于預期的經濟增長的直接后果。
寶馬、奧迪、奔馳在中國的好日子要過去了?寶馬率先發出了中國豪華車市場降速的警告。去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售出了32.64萬輛BMW和MINI品牌的轎車,同比增長40.4%,在“ABB”(奧迪、寶馬、奔馳)中表現最佳。但這一數字在今年前4月降至9%,一季度更低至7.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也顯示,一季度國內豪華轎車市場增幅只有4%,遠低于整個乘用車市場13%的增長率。在過去的2012年,豪華車銷量漲幅超過20%,是今年一季度增速的5倍。
“我們認為中國豪華車市場超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未來將恢復到溫和增長的態勢。”寶馬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吳燕彥對騰訊財經表示。
除了宏觀經濟的影響,公車采購改革偏向自主品牌、政府和軍隊提倡反腐倡廉,無不成為豪華轎車的利空。
但豪華轎車品牌并不打算接受這個現實。在一季度整體增速4%的情況下,幾乎所有豪華品牌都設下了兩位數的增長目標,將經銷網絡下探至三四線城市,從小城市富人手中吸金是它們的共同選擇。“ABB”之外的第二集團軍,凱迪拉克、沃爾沃等均著手國產化工作,工廠規劃產能都數倍于去年的銷量。
在整體增速20%的2012年,激烈的價格戰已讓很多廠商心有余悸。在增速下行的2013年,大家仍然都在加碼中國市場,“圖窮匕首見”,競爭勢必更加激烈。因為相比經濟陷于停滯的歐美,中國市場的溫和增長仍是最大的誘惑,豪華品牌們必須繼續游下去,并且短兵相接,比拼誰手里的匕首更加鋒利。
豪車品牌的艱難時刻
超高增長階段已經過去是大家的共識。
寶馬之外,掌握著國產和進口兩大渠道的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也在回復騰訊財經的郵件中稱,國內豪華車市場已經告別了前幾年超過50%的超高速增長。奧迪目前仍是中國豪華車市場份額的領先者。
2011年,中國豪華車市場增速超過30%,2010年更是高達80%。咨詢機構麥肯錫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的平均增速為36%。
但對于一季度整體豪車市場僅4%的增幅,豪車品牌們認為并不代表整個年度數據會降至個位數。大部分品牌的預測認為,今年的整體市場增幅會在10%到15%之間。而咨詢機構麥肯錫給出的預測是12%。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對于自身的銷量增長目標,基本都高過于整體增速。
這當中,第二陣營由于基數低,給出的增長目標相對更高。沃爾沃汽車(微博)銷售(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付強對騰訊財經表示,沃爾沃今年的目標是跑贏大盤,增長20%。
雷克薩斯今年定下的增速目標是25%;凱迪拉克沒有明確回復今年的增速數字,但按照其2015年銷量突破10萬的規劃,2012年的銷量為3萬多輛,若以勻速完成目標,則每年增速須達到50%左右。英菲尼迪2016年的目標為10萬,去年銷量1.5萬,年均增速須達到60%。
“ABB”的目標也并不低。寶馬集團吳燕彥對騰訊財經表示,寶馬今年銷量增速將保持在兩位數,并且繼續高于豪華車市場平均水平,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奔馳則強調其在2015年實現銷售30萬輛的目標。以去年20萬輛的成績來計算,年均增速須接近15%。值得注意的是,奔馳在繼去年僅實現1.5%的增幅,遠落后與寶馬的40%和奧迪的30%之后,今年一季度銷量更是負增長11.5%。
對于今年的目標,豪車市場中國“一哥”奧迪很低調。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對騰訊財經稱,今年的目標是提前完成第二個100萬銷量,這一目標今年只需銷售30萬輛即可達成,而去年的成績是40萬。不過,奧迪在2015年的目標是實現當年70萬的銷量,今年起的年均增速同樣要達到20%。
對于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公車改革和反腐,各個品牌都對騰訊財經淡化這些因素的影響,認為并非決定性的。例如奧迪就表示,其80%以上的客戶都是私人而非政府客戶。他們更多認為,這是前幾年超高速增長后的自然回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