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黃金價格跳水或降低居民物價壓力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任峰、郭宇靖
近日金價重挫只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一個縮影,與國際金價一樣,近期國際原油、銅等大宗商品價格都不約而同地遭遇下行壓力。隨著這種價格下挫預期加大,將傳導到國內,油、煤炭、有色金屬等資源類產品。有專家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進而會降低物價上漲壓力。(金價下跌至少使鮑爾森今年虧15億美元)
對于居民來說,黃金價格下調首先涉及的就是金飾品價格。在12日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下挫后,當日北京菜百、國華商場等幾大黃金賣場紛紛宣布金飾品降價,足金調至每克382元,千足金降至每克385元。本周二,伴隨著國際金價的二次跳水,菜百、國華報價再度下調,足金調至每克372元,千足金調至每克378元。這讓購買飾品的消費者大呼“劃算”。
除了影響這些首飾的購買者,黃金價格下跌更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專家指出,近日黃金價格暴跌無疑是在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引爆了一顆氫彈,具體的效果有兩點:一是輻射面大,幾乎所有期貨品種都對黃金暴跌做出反應,市場全盤皆綠;二是破壞性大,銅等品種期貨周二開盤跌幅即接近3%。
黃金的“天量”拋售不但造成了大宗商品的價格暴跌,還對外匯市場造成重大影響,澳元等貨幣單日跌幅暴增。
中國大宗商品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劉心田認為,黃金價格暴跌所產生的影響或許超過金價本身。幾乎所有期貨品種都對黃金暴跌做出反應,大宗商品的黃金時代已然成為過去時,可能進入本世紀第四波大宗商品熊市。
不過,大宗商品的價格下降將減緩百姓物價上漲的壓力。中國農業銀行(601288)首席經濟學家向松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會降低國內物價上漲壓力,有助于推動經濟復蘇,也降低此前另新興國家頗為棘手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同時,這種態勢將給中游行業帶來了機會,如果上游資源品價格明顯下降,那么家電、建筑、機械等中游行業的成本可能會降低,企業業績有所改善。
與黃金價格暴跌同時出現的還有原油價格下行。國際油價近期的連續大跌對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影響較大,由于目前成品油市場需求低迷,價格呈現跌勢,而國際油價弱勢無疑使成品油市場雪上加霜。
業內人士分析,近期國內地方煉廠汽油、柴油價格均有大幅下滑,但是商家觀望情緒較為濃厚,在買漲不買跌的驅使下,業者多按需購進。對于百姓來說,國際油價下跌就意味著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
長期以來,原油和黃金一直是大宗商品市場中較為穩健和強勢的品種。布倫特原油價格破百和黃金暴跌同時發生實際上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或將繼續整體下行。
(任峰、郭宇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