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回收有陷阱 正常損耗不會超過0.1克
3月29日,一位田女士向記者反映,在過年期間,她想把自己一枚戴了十多年的戒指換個新款式,就在家附近找了一家金店處理,但是卻接二連三地出現了讓田女士匪夷所思的事兒,她想通過本報尋求答案。記者采訪了相關珠寶專家,為田女士以及有著同樣疑問的消費者們解惑。
問題:一稱重竟然少了0.3克
專家:正常損耗不會超過0.1克
田女士說:“金店稱過重量告訴我是3.9克,但買的時候是4.2克。”田女士當時帶的戒盒里還保留著當時的小價簽。商家解釋說戒指是田女士十年前購買的,這么長時間有損耗是正常現象。
愛麗絲珠寶運營負責人方斌在首飾原料和加工行業中有多年經驗,他一口否定了這樣的解釋:“這是不可能的!黃金的損耗是非常小的,不管是戴幾年還是幾十年,損耗頂多在0.1克范圍內。除非是曾經斷裂損傷后整塊脫落過才可能造成大克數的損耗。”聯發珠寶副總經理曲強說:“一般用來稱重黃金的天平秤應該是非常精準,甚至有風都會造成偏差,所以稱量時要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保證精準。而且所用稱重的秤每年都要通過計量局的年檢方能繼續使用。”方斌也提醒消費者,“一些不法小金店通常通過在秤上做手腳來獲取利益,消費者不要輕信商家狡辯的解釋。”
問題:“驗料”時戒指被燒斷了
專家:之前應征得消費者同意
更讓田女士生氣的是,金店的老板說要驗一下戒指的含金量。于是用噴槍燒戒指的表面,最后竟然將戒指燒斷了。吉林省金銀珠寶城珠寶鑒定師孫丹說:“正常檢驗黃金首飾的程序是清洗和目測或者通過儀器檢驗,火燒是其中一項流程。”方斌也說,在兌換之前一般都要通過火燒檢驗,業內稱為“驗料”。正常燒到紅透就行了,但如果出現斷裂,可能是首飾太薄或者是工作人員不夠專業,操作不當造成的。但是在進行任何檢驗前都應該告知消費者,特別是針對較細和較薄的金首飾時可能會出現斷裂的情況,這要讓消費者先知道,有心理準備和選擇權利。”
問題:損益費到底是啥費用
專家:這里的損益費應該是工費
戒指斷裂以后,金店老板說是因為田女士的戒指比較細,答應田女士可以挑選喜歡的款式以舊換新,但是克數必須高于田女士自己的戒指。田女士無措,也的確想換個新的。挑選后老板說每克要加收35元的損益費,這又是什么費用?田女士又有了疑問。
曲強說,“以舊換新,每一克收取一定的費用是正常現象,但是損益費和工費概念并不太一樣。一般情況下,因為消費者選擇以舊換新,商家會將黃金飾品融掉還原為原料。所以要加收消費者一定的工費。損益費一般是用來換新的飾品并不是本品牌的,經過檢測不能完全達到千足金或者足金,會加收損益費。所以在田女士事件中,商家索要損益費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應該是收取工費。”方斌也介紹說:“工費一般不會很高,多數品牌都在30元左右。”曲強還提示消費者:“很多小金店通常為手工打造金飾品,多數工藝與品牌廠家的工藝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對比較粗糙。建議消費者還是選擇正規品牌商家加工。”(記者 商姝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