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真實性存疑 審計美黃金儲備或引發地震
近期,有關美國貯藏的黃金儲備數量真實性的問題,再次成為市場熱點。在各個國家開始質疑存放在美國的那部分黃金儲備的安全性時,美國國內的人士也開始懷疑美聯儲所貯藏的屬于美國的黃金儲備數量的真實性。
白宮上書請愿,要求審查黃金儲備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白宮近期發出了一份令人頗為意外的請愿書。在請愿書中,白宮要求針對美國財政部現持有的8100噸儲備黃金進行公開審計核實。根據有關方面的消息,美聯儲的黃金儲備已經很久沒有審計過了。在聲明中白宮還強調,參加此次的審計人員,必須是美國造幣廠、財政部、美國審計總局、檢察長和美聯儲系統以外的專業審計人員。美國白宮請愿審計黃金儲備的直接目的是,核實存放于美聯儲的黃金的真正擁有者。此次白宮出具如此出人意料的請愿書,足見美國多方人士已經高度質疑存放于美聯儲,且多年未公開和審計的黃金儲備的真實數量。
儲備真實性存疑,潛在影響或深遠
美聯儲黃金儲備真實性存疑,若經過審計之后發現確有問題,那么則對美聯儲政策動向和市場穩定性存在潛在的巨大影響。早在上個世紀,布雷頓森林體系尚未崩潰之前,美國的黃金儲備就是2.61億盎司。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前,黃金與美元發行的關系是,35美元兌1盎司黃金,按照當時黃金的儲備量,美國當年通過黃金發行的貨幣是110億美元。1971年之后美國宣布停止美元兌黃金,時任總統尼克松同意將美元貶值7.89%,35美元兌1盎司黃金變為42.2222美元兌1盎司黃金,同時美元脫離金本位。此后至今,美聯儲擁有的黃金儲備依然是以42.2美元/盎司計價。
美聯儲若對現有黃金儲備進行審計,并按照現在價格計價,則美聯儲的黃金儲備會瞬間增值4300億美元,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會瞬間擴大,而這一情況將嚴重擠占目前美聯儲采取的擴大資產負債表的寬松政策空間。當然,這一假設只是基于美聯儲以市場價格進行審計,并沿用金本位制度發行貨幣。而真實情況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美聯儲再沒有通過吸收黃金作為保證物來發行美元,取而代之的是發行國債。因此,目前黃金儲備并不直接與美元的發行數量掛鉤,其價值和數量的真實性,對于整個美國金融貨幣體系的沖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然而,若審計出來,美聯儲的黃金儲備賬面與實際數量不符合,則會顯著放大各方對存放在美國的黃金儲備數量真實性和實際安全性的質疑,而這亦可能會造成對目前整個金融市場體系的心理沖擊。因此,一旦美聯儲對其數量巨大的黃金儲備進行審計,給整個市場帶來的影響在短期或將相當有沖擊性。
目前,美聯儲主要精力放在2013年寬松政策能否存續上,美國國會也在就提高債務上限問題共和黨與民主黨爭執不下,現在相關部門并未就白宮的請愿書迅速給予回應。但各國對美國存放的黃金儲備的質疑聲音不會在短期平息。美聯儲一日不審計黃金儲備,多方疑慮一日不能解除。
德國央行信不過別家 將部分黃金儲備運回國內
三分之二的黃金儲備被留在國外,當然會不可避免地引起爭議。近年來,部分德國政客表現出了不安情緒。德國審計部門更要求德國央行定期檢查這些金條的真實性、成色、重量和是否被妥善保管。而德國央行實際上除了2007年曾派人前往紐約地庫“瞅了一眼”之外,近來什么也沒做。
德國存放在美國紐約聯儲銀行地下金庫的部分黃金儲備、存放在法國央行的所有黃金儲備將踏上“回家”的旅程。
北京時間1月16日晚間,德國央行證實了市場流傳已久的一則傳言,德國正將部分存儲在外國銀行的黃金儲備運回國內,具體比例是在2020年12月31日前將19%黃金儲備召回,其中存放在巴黎的黃金將全部回國。
德國央行的目標是:到2020年結束前將半數黃金儲備存儲在國內,另外一半繼續存在倫敦和紐約。對于德國央行的舉動,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將本國黃金移出其他國家的銀行表明兩國央行之間缺乏信任。
德國央行透露,召回黃金計劃正分階段進行,央行將在2020年底前把300噸原來存在紐約的黃金運回法蘭克福,以及將374噸黃金從巴黎運回法蘭克福。
目前,德國央行總共擁有3396噸黃金,市值約1330億歐元,黃金儲備總量僅次于美國,排在世界第二位。但這么多的黃金儲備,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數量存在德國國內。其中最大一部分黃金儲備被存在美聯儲的紐約黃金地庫,約為1536噸,占德國黃金儲備總量的45%。此外,英國央行和法國央行也分別存有450噸和374噸的德國黃金。美聯儲和法國央行是免費替德國保管黃金,而英國央行則要每年收取約50萬歐元的黃金保管費。
德國將黃金儲備存于外國央行的做法開始于冷戰時期。當時,聯邦德國因為擔心前蘇聯入侵,便把大部分的黃金儲備運出國境,寄存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法國,還有英國央行的金庫里。
冷戰結束后,前蘇聯的威脅不存在了,但德國央行還是決定暫時不將黃金儲備運回國內保存,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如果德國國內出現貨幣崩潰,可以及時將海外的黃金儲備兌換成美元或者英鎊,方便盡快恢復國內的經濟秩序;二是,如果將這些黃金運回國內,運輸及未來的倉庫保管費用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本國的大多數黃金儲備被留在國外,當然會不可避免地引起爭議。近年來,部分德國政客表現出了不安情緒,陰謀論情緒也開始出現。德國審計部門近期的報告指出,德國央行應該定期檢查這些金條的真實性、成色、重量和是否被妥善保管。而德國央行實際上除了2007年曾派人前往紐約地庫“瞅了一眼”之外,近來什么也沒做,只是相信其黃金海外存儲機構的一紙證明空文。
由于數量龐大,并且早前有媒體曝出英格蘭銀行和美聯儲利用假冒的鎢塊或者降低黃金純度瞞天過海,并且這些黃金是否依然存在一直不得而知。因此,一些經濟學家、產業界領袖和國會議員發起了“讓黃金回家”的運動,目前,已有一萬多人在網上聯署聲援。
《每日電訊報》認為,德國央行的最新舉動意味著西方主要國家央行之間的互信可能出現裂縫,同時也讓一些黃金狂熱者產生緊張緊張情緒,有人甚至將德國央行這一舉動與20世紀70年代早期法國從美國運回黃金儲備相比較。
而德國央行則宣稱,德國統一后國內安全局勢穩定,沒有必要再在巴黎存放黃金儲備,而繼續在倫敦和紐約存放部分黃金儲備是出于貿易和流通性方面的考慮。
資深黃金交易商辛克萊認為,德國央行的這一舉動在黃金市場上至關重要,它向投資者發出警告:他們應該自己保管金條,而不應依賴于一紙合約。
“這一舉動提醒人們要將黃金藏在身邊并及時提取藏在別處的黃金。法國在多年前運回國外所存黃金,當時就使美國倍加恐慌。如今歷史再一次重復,這預示著美元作為全球存儲貨幣將走向終結。”(上海證券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