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QEX時代的無限量寬松
種種跡象顯示,我們已經步入QE“X”時代。全球多個重量級央行一次又一次推出的量化寬松(QE)政策,讓印鈔機還要開動多久成為一個未知數“X”,而其究竟可以對經濟形成多少提振同樣也成為一個謎。
瑞士是較早推出“無限量”寬松貨幣政策的國家之一,該國為了阻止瑞士法郎對歐元匯率不斷上升而不停地印鈔。歐洲央行也承諾實施無止境的干預以保護陷入困境的歐元區國家的債券收益率。
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盡管尚未打出“無止境”印鈔的字眼,但它們也都手握非傳統貨幣政策。前者正在嘗試放松信貸,日本則在購買股票和房地產投資工具。
當“直升機本”宣布將本已驚世駭俗的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進一步加碼時,人們對QE這個詞的免疫力已經比很多經濟學獎想象中來的更大。對財政懸崖的擔憂很快就湮沒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坐在直升飛機上撒錢帶來的快感。
所以,當日本央行20日緊隨其后宣布四個月內的第三次寬松加碼時,日本股市卻以大跌回應。
決策者已經很難通過推出政策來激勵人們的預期。這也許是因為他們變得更聰明,但其背后不容忽視的一大原因是遲遲不見明顯好轉的經濟。
大把印鈔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原本是一個重大利好,通過增加市場流動性,這種政策有助于推升股票和其他風險資產的價格。不過,有海外媒體評論認為,必須注意到的一點是,央行的流動性政策是否讓金融市場與現實脫節。一旦脫節,前兩年貨幣刺激的效應減弱,并且市場下挫的情境又將重現。
也有樂觀者表示,通過降低抵押貸款成本、提振市場,這些非常規措施可能會顯著增強消費者的信心。不過,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理查德·費舍爾認為,這種心理狀態仍是相當不穩定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近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這些央行的決策正將人們帶入一片未經許可的領域,現在的超低利率很難起到作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