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破位1600美元 安全資產不再安全
在一些投行看多黃金至2000美元每盎司甚至更高時,國際金價近期卻急速下挫,盡管歐債危機的擔憂再度升溫,但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光澤”不再,紐約市場金價上周五電子盤再度跌破1600美元關口,創下年內新低。黃金是否還是“安全資產”?黃金未來的投資機會如何?
“避險資產”不避險
金融危機以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作用一顯身手,推動金價連創新高,然而隨著各國推出一系列措施應對危機,市場恐慌情緒推動的避險功能似乎正在弱化。
上周五,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6月合約收于每盎司158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1.5美元,跌幅為0.7%。當周,金價共下跌3.7%,為今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三個交易日內盤中的下跌超過50美元。
黃金價格的大幅下挫與同為避險品種的美元形成了鮮明對比,由于市場不看好歐元的前景,資金涌入美元市場尋求避險,美元指數再次沖上了80關口,創下4月中旬以來的新高。
澳新銀行亞洲大宗商品研究總監諸蜀寧指出,作為避險品種,黃金常常在全局性避險的情況中表現出色,而在相對性避險的狀況中并不盡如人意。“目前市場情況是美元的基本面略好,避險資金會更多流入美元市場,如果在金融危機后歐美以及新興經濟體全局性狀況都不如意的情況下,資金則更多會流入黃金市場。”諸蜀寧說。
市場走向分歧加劇
金融危機以來,避險和保值都是推動黃金牛市的關鍵因素,隨著避險功能的削弱,投資者避險的安全資產是否還“安全”?
光大證券(13.31,-0.19,-1.41%)的分析認為,本輪黃金的牛市從2000年以來已持續10余年。“這輪牛市主要由美國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決定,在未來一年內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還難以改變。”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未來可能的進一步量化寬松政策仍是支持金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因此短期還需關注經濟的表現。
光大證券的分析指出,回顧黃金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的表現,貨幣政策或實際利率是與金價更直接博弈的對手,未來利率和風險的變化可能成為決定金價表現的關鍵因素。“如果利率回歸正常水平,金融體系的信心大面積恢復,資金流入黃金的狀況可能會輕易反轉。”渣打銀行的分析也指出。
黃金理財產品密集發行
值得關注的是,黃金市場的這種巨大分歧不僅給雙向投資者“投機”的機會,也帶動了銀行理財產品的集中發行,衍生產品給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參與黃金市場的選擇。
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銀行發行的黃金類理財產品共有47款,而去年全年僅有黃金類理財產品29款。
“這種市場分歧對銀行理財產品形成了很好的發行環境,因為對未來價格的分歧越多,就越容易找到工具對風險進行對沖,而單邊看漲或下跌的市場由于很難找到對沖工具,因而也不利于發行理財產品。”普益財富分析師葉林峰表示。
不過業界專家也指出,黃金類理財產品雖然集中發行,且預期最高收益率也較為“誘人”,一些投資看上去較為簡單,但實際上仍需要投資者有一定的投資經驗,并對黃金行情有所把握。
“雖然同為與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但獲得較高收益的條件各不相同。”分析人士表示,有的產品設計為“看漲”,有的是“看空”,還有的產品設計為區間型,當未來金價在其設定的區間內波動,投資者將獲得高收益,超過該區間,投資者只能獲得低收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