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前一交易日的回調整理后,23日A股溫和反彈,其中創業板指數表現相對較強,漲幅超過1%。兩市成交略有放大,市場心態依然較為謹慎。
當日上證綜指以2714.87點微幅高開,早盤沖高回落,午后險些跌破2700點整數位。此后滬指震蕩上行,摸高2736.01點后,以2724.62點報收,較前一交易日漲10.01點,漲幅為0.37%。
深市走勢略強于滬市。深證成指收報8501.39點,漲46.64點,漲幅為0.55%。創業板指數表現最好,漲1.11%至1455.50點。中小板指數收盤報5876.37點,漲幅為0.59%。
滬深兩市近2400只交易品種收漲,明顯多于下跌數量。不計算ST個股和未股改股,兩市近30只個股漲停。
大部分行業板塊收漲,但整體表現平淡,通信設備、摩托車板塊表現相對較好。告跌板塊中,機場服務、農業板塊走勢較弱。
滬深B指同步回升。上證B指漲0.28%至286.34點,深證B指漲1.02%至1008.57點。
與前一交易日不足2300億元的總量相比,滬深兩市當日成交略有放大,合計超過2500億元,市場心態依然較為謹慎。(記者 潘清)
種種跡象顯示,在經歷了前期的深幅調整之后,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已經處于歷史低位,在橫向和縱向水平上具備優勢,破凈股數量大幅增加,市場底部特征愈發明顯。
A股市場在周一早盤出現大幅下跌,午后快速拉升,深市以紅盤報收。
即將到來的9月,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將再進一步,A股納入MSCI的比重將升至5%;近日,商務部也發布了進一步吸引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的相關政策。
在金融監管趨嚴、信用收縮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艱難走完2018年上半場。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119個交易日中,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分別累計下跌13.90%、15.04%、14.26%和8.33%,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處于墊底位置。
一方面,審核趨嚴讓不少新三板公司主動終止IPO;另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欲通過并購重組拓展新業務,完善產業鏈條。雙方各取所需,使得今年以來A股公司“聯姻”新三板公司升溫。
5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下行。截至26日,上證綜指由前期的3200點一線,跌至2800點附近,階段性最大跌幅達12.92%。同期,創業板指、中證1000等反映小市值個股的指數整體跌幅更為突出。
6月20日,滬深兩市“深V”反彈,兩市漲停家數達52家。昨日,兩市集體低開,隨后持續下探;中午收市前市場進入反彈狀態,滬指全天縮量反彈,創業板成為反彈先鋒。
2018年中期“大考”臨近,1000多家上市公司提前“熱身”,披露業績預告。其中,近七成公司報喜。但由于今年以來市場風格切換頻繁,“二八行情”持續,加之從5月開始市場避險情緒顯著增強,如何通過中期業績預告一葉知秋,尋找下半年投資機會,是當下買方和賣方均需做好的“功課”。
6月1日起,中國A股股票正式納入MSCI指數,啟動儀式5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
近期,三六零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3.53億股,募資金額不超過107.93億元,引發了市場關注。不過,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A股定增融資規模顯著下滑,“破發”隨處可見。
A股連續兩天回調,滬指逼近3150點,創業板也退回1830點附近。但漲價概念卻在弱勢中獨善其身,從蘋果到原油,從啤酒到燃料,從甲醇到造紙,再到日用消費品,均受到有限資金的追捧。
在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后,A股市場9日出現回調,調整幅度都在0.2%以內。
2017年度,滬深兩市共計有近3000家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分紅總金額首次突破一萬億元。
今年以來,A股市場多個指標創下近期紀錄: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的“破凈股”數量近期創下3年來新高,1元以下“仙股”及低價股重現市場,過去受市場炒作追捧的ST概念指數創下3年新低,A股公司年報分紅規模創新高,近500家公司年報業績創上市以來新高。
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劇,樓市調控持續加碼以及融資環境趨緊的大環境,房企通過登陸資本市場以求壯大公司規模的期望愈加強烈。相對于監管嚴厲的A股市場,房企開始轉戰港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