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A股226只股票納入MSCI指數
A股國際化邁出重要一步(市場觀察)
6月1日起,中國A股股票正式納入MSCI指數,啟動儀式5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
中國資本市場實現新開放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蔣峰談到,A股納入MSCI指數,表明中國的資本市場國際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MSCI指數是由摩根斯坦利國際資本公司編制的跟蹤概念股票表現的指數,中文名稱叫明晟指數。MSCI指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廣為全球投資人參考。
據介紹,全球投資專業人士,包括投資組合經理、經紀交易商、交易所、投資顧問、學者及金融媒體都會使用 MSCI指數。同時,MSCI指數也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中最多采用的投資標的。據MSCI估計,在北美及亞洲,超過90%的機構性國際股本資產是以MSCI指數為標的。換言之,國際投資者去哪個國家投資股票,買哪個股票和基金,大都要參考MSCI指數。
從6月1日起,國際投資者在配置全球資產時,將按相應比例選擇配比中國的A股股票。中國的資本市場由此實現新的開放。
MSCI首席執行官亨利·費爾南德茲感嘆: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這是A股的一小步,也是一大步。
對國際資本流動影響深遠
深圳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以為,A股納入MSCI指數,充分顯示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和信任。
是否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由國際投資者投票決定的。最終納入表明,國際投資界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性的良好預期,是對中國堅定推動經濟全球化、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的進程投下了信任的一票,也是對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改革開放成果的高度認同。
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內地股市總市值約8萬億美元,占全球股市總市值的10%,是全球第二大股市,國際投資者對配置中國股票的需求日益迫切。A股納入MSCI,順應了國際主流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當然,A股能順利納入MSCI指數,緣于中國資本市場不斷開放的努力。QFII、 RQFII以及滬港通等多種渠道的開通,各項交易制度的完善和開放,使得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的渠道完全打通。
以更開放姿態迎國際投資者
A股加入MSCI指數后,6月1日起,A股率先有226只股票將為國際投資者投資。這比原定的234只少了幾只。這主要是一些股票停牌等因素造成的。
5月31日盤后數據顯示,市場運行平穩,總體表現為持續上漲,上證綜指最高3098.08點,最大漲幅1.86%,收報3095.47點,漲幅1.78%,成交1851.9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減少。滬市MSCI納A板塊上漲1.81%,成交76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14%。
從資金流入情況看,滬股通流入MSCI納A板塊金額明顯放大,買入金額增加至112.7億元,創年內單日最高,約為近一個月平均水平(44億元)的2.5倍,146只樣本股上漲率91%,無個股漲停,漲幅超過5%的個股僅7只。從尾盤表現看,最后5分鐘, MSCI納A板塊上漲0.13%,推動上證綜指上漲2.94個點,漲幅0.1%。滬股通買入MSCI納A板塊金額20.28億元,占其全天買入金額的18%。
據了解,主要被動基金已完成建倉。上交所全力維護市場穩定運行,基本實現了A股納入MSCI指數的平穩過渡。A股開啟了全面進入國際股票市場的新引擎。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分析,以納入5%的比例估算,帶來的資金增量將在200億美元左右;因此,第一步納入2.5%比例對應的資金流量可能在100億美元左右。匯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未來5至10年,A股市場將吸引超過6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將逐步提升中國股市的外資參與度,最終能更好地反映中國經濟和市場的規模,同時,外資的流入將為中國實體經濟向以科技、服務及消費驅動的升級轉型提供支持。
本報記者 謝衛群
近期,三六零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3.53億股,募資金額不超過107.93億元,引發了市場關注。不過,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A股定增融資規模顯著下滑,“破發”隨處可見。
A股連續兩天回調,滬指逼近3150點,創業板也退回1830點附近。但漲價概念卻在弱勢中獨善其身,從蘋果到原油,從啤酒到燃料,從甲醇到造紙,再到日用消費品,均受到有限資金的追捧。
在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后,A股市場9日出現回調,調整幅度都在0.2%以內。
2017年度,滬深兩市共計有近3000家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分紅總金額首次突破一萬億元。
今年以來,A股市場多個指標創下近期紀錄: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的“破凈股”數量近期創下3年來新高,1元以下“仙股”及低價股重現市場,過去受市場炒作追捧的ST概念指數創下3年新低,A股公司年報分紅規模創新高,近500家公司年報業績創上市以來新高。
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劇,樓市調控持續加碼以及融資環境趨緊的大環境,房企通過登陸資本市場以求壯大公司規模的期望愈加強烈。相對于監管嚴厲的A股市場,房企開始轉戰港股市場。
納入MSCI、滬倫通、D股、放寬外資券商持股比例以及收購境外交易所,近一階段以來,涉及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舉措頻頻,顯示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正在加速進入更高的層次和水平。
2017年報季收官,A股十大“虧損王”新鮮出爐,十家公司2017年共虧損562.49億元。其中樂視網虧損138.78億元,*ST油服虧損105.8億元,ST保千里虧損77.32億元,*ST宜化虧損50.9億元,鹽湖股份虧損41.59億元,堅瑞沃能虧損36.84億元,ST龍力虧損34.83億元,*ST大唐虧損26.5億元,中弘股份虧損25億元,*ST信通虧損24.79億元。
滬深市場昨日上演乾坤大挪移,在前一日大面積回落的基礎上,昨日大盤高開高走,憑借1.99%漲幅重新收復3100點,創兩個月最大單日漲幅,收盤報3128.93點。
上周,A股震蕩中呈現重心下移走勢。其中,上證指數擊穿3100點,一度創下3041點年內新低。雖然芯片股走勢造好,對創業板指有所支撐,但創業板指仍擊穿1800點位??梢?,目前A股走勢仍相對疲弱。
上周后半周以來,受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有所增大、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事件涌現、海外股市持續動蕩等因素影響,A股持續震蕩下挫。其中上證綜指、滬深300等權重指數,僅在本周三(4月18日)因央行定向降準的利好支撐,而止住此前連續四個交易日的跌勢。
隨著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A股上市公司去年的整體經營情況浮出水面。整體來看,受益于供給側改革推動的上游行業大幅改善,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新興行業也正在高速發展,孕育著經濟的新動能。
距離A股正式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新興市場指數僅剩不到兩個月,MSCI主題基金獲批速度明顯加快。證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共有華安、南方、招商、華泰柏瑞、平安大華、景順長城等基金公司旗下八只MSCI主題基金(含聯接基金)獲批。
券商人士認為,A股目前進入了一個去偽存真的洗盤期,短期情緒的宣泄是給予投資者一次甄別行業和個股的機會,短期跌幅過大反而給了市場買入優質個股的機會。
3月9日,A股多只直播“概念股”漲停。一位分析人士表示,“獨角獸”A股上市紅利可能不會輻射到直播平臺公司。不過,若相關平臺公司能夠(在海外)成功上市,A股多家上市公司或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