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多個指標創下近期紀錄: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的“破凈股”數量近期創下3年來新高,1元以下“仙股”及低價股重現市場,過去受市場炒作追捧的ST概念指數創下3年新低,A股公司年報分紅規模創新高,近500家公司年報業績創上市以來新高。業內人士認為,當前A股價值投資理念持續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分化格局愈發明顯。
多個市場指標破紀錄
進入5月,A股行情開始出現微妙變化。Wind數據顯示,2日,滬深兩市共有92只個股跌破凈資產,創2014年9月4日以來新高。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破凈股數量一直在增加,從年初38只增至2月的46只,而至4月底,這一數量達87只。截至5月8日收盤,A股市場破凈股為80只,雖與歷史上幾次重要市場底部的破凈股數量相比還有差距,但已達相對歷史高位。
與破凈股數量增多相呼應的是,今年以來跌破1元的個股“重現江湖”,1元附近徘徊的低價個股數量也呈現明顯增多趨勢。2月1日,主板上市公司*ST海潤報收0.97元,成為近12年來首只跌破1元的個股,目前仍在停牌的*ST海潤前收盤價為0.87元。截至5月8日收盤,除*ST海潤股價跌破1元外,ST銳電、中弘股份、*ST保千、*ST新億、和邦生物等5只股票的收盤價在1元至2元之間。
破凈股和低價股數量的變化與整個市場走勢有著密切聯系。如果僅從破凈股和低價股的數量指標來看,市場行情似已進入低谷期。但如果從滬深兩市公司基本面來看,今年A股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卻可圈可點。
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2017年年報披露結束,上市公司分紅預案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同時488只個股去年凈利潤創上市以來新高,A股公司經營狀況整體向好發展。日前,滬深交易所分別發文,對2017年上市公司的分紅情況進行了總結,滬深兩市共有352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年報,其中2699家發布了現金分紅預案,占比75.78%,合計派現1.1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在低價股增多、績優股涌現之外,另一個反映市場炒作情緒的ST板塊指數也打破2年多以來紀錄。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5月2日,ST板塊指數下探至2481.83點,創2015年10月以來新低。
多因素促分化格局放大
“當前市場出現的行情分化,與國內資本市場制度環境的變化有直接關系?!逼桨沧C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認為,低價“仙股”及ST概念板塊的表現,是對借殼新規和退市預期的反映,而上市公司慷慨分紅也是在監管層鼓勵推動下的市場正向反映。
魏偉指出,隨著近年來資本市場一系列法規制度的完善調整,以及市場監管持續趨嚴,市場已逐漸學會主動規避風險領域,這在市場交易行為上就會表現得更加趨向冷靜投資和價值化投資。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分化是在市場環境中經過優勝劣汰的結果,在一個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資本市場里,分化是正常現象,這表明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有所增強。與過往市場整體波動占主導作用相比,現在企業自身資質好壞開始占據決定性作用。
除A股制度建設階段性成果外,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也被認為是促成當前分化格局的重要因素。
“當下分化現象的產生,基于經濟、金融、資本市場三方面的顯著變化?!眹┚沧C券全球首席策略李少君表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通過降低杠桿改善系統性風險,提升集中度改善行業微觀結構,金融去杠桿顯著改變了資金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的情況。資本市場制度及監管的完善與強化,使得投資者行為更趨理性。因此,投資者對于企業業績更加看重,講故事投機炒作得到有效抑制,市場上業績不佳、估值偏高個股估值顯著回調,而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盈利改善,獲得市場青睞。
賺盈利增長驅動的錢
“在過往,破凈股和低價股頻現市場被看做是熊市的征兆,但從上市公司基本面來看,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大部分向好,市場環境在改善。這種單個指標與基本面的分化,表明市場價值投資理念回歸更進了一步?!比A南一家私募證券投資機構負責人認為,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已不能用單純的整體牛市或熊市來定性整個市場,而是要回歸價值投資,從分化的結構性市場里進行價值發現。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該如何踐行價值投資?魏偉認為,價值投資沒有一個太過于明確的標準,理論上認為估值相對合理、盈利增速比較好的公司都有可能成為價值投資的標的。但是,無論是投資于傳統板塊還是新興成長板塊,在大方向都不應違背公司主營業務成長發展的規律和邏輯。
“價值投資更加強調投資標的業績、估值匹配度,更加強調企業內生增長動力形成的盈利驅動?!崩钌倬J為,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繼續推進,資本市場國際化互聯進程加速,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及基本制度建設將更趨于完善。價值投資將是經濟驅動力、投資者結構、制度變化綜合變化指向的結果。2017年更多的強調了行業集中度提升形成的盈利驅動力,展望后市,價值投資主題將延續,除了這一驅動力之外,企業內生高成長盈利驅動力也將逐漸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李少君指出,投資者應重點把握主旋律、主驅動,主要有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改革開放再出發、結構去杠桿等最新變化。整體來看,有必要合理預期投資收益期望,避免追漲殺跌參與交易性擁擠的領域,應植根于企業內生增長動能,基于盈利-估值匹配度,賺盈利增長驅動的錢。記者 齊金釗
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劇,樓市調控持續加碼以及融資環境趨緊的大環境,房企通過登陸資本市場以求壯大公司規模的期望愈加強烈。相對于監管嚴厲的A股市場,房企開始轉戰港股市場。
納入MSCI、滬倫通、D股、放寬外資券商持股比例以及收購境外交易所,近一階段以來,涉及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舉措頻頻,顯示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正在加速進入更高的層次和水平。
2017年報季收官,A股十大“虧損王”新鮮出爐,十家公司2017年共虧損562.49億元。其中樂視網虧損138.78億元,*ST油服虧損105.8億元,ST保千里虧損77.32億元,*ST宜化虧損50.9億元,鹽湖股份虧損41.59億元,堅瑞沃能虧損36.84億元,ST龍力虧損34.83億元,*ST大唐虧損26.5億元,中弘股份虧損25億元,*ST信通虧損24.79億元。
滬深市場昨日上演乾坤大挪移,在前一日大面積回落的基礎上,昨日大盤高開高走,憑借1.99%漲幅重新收復3100點,創兩個月最大單日漲幅,收盤報3128.93點。
上周,A股震蕩中呈現重心下移走勢。其中,上證指數擊穿3100點,一度創下3041點年內新低。雖然芯片股走勢造好,對創業板指有所支撐,但創業板指仍擊穿1800點位??梢?,目前A股走勢仍相對疲弱。
上周后半周以來,受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有所增大、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事件涌現、海外股市持續動蕩等因素影響,A股持續震蕩下挫。其中上證綜指、滬深300等權重指數,僅在本周三(4月18日)因央行定向降準的利好支撐,而止住此前連續四個交易日的跌勢。
隨著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A股上市公司去年的整體經營情況浮出水面。整體來看,受益于供給側改革推動的上游行業大幅改善,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新興行業也正在高速發展,孕育著經濟的新動能。
距離A股正式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新興市場指數僅剩不到兩個月,MSCI主題基金獲批速度明顯加快。證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共有華安、南方、招商、華泰柏瑞、平安大華、景順長城等基金公司旗下八只MSCI主題基金(含聯接基金)獲批。
券商人士認為,A股目前進入了一個去偽存真的洗盤期,短期情緒的宣泄是給予投資者一次甄別行業和個股的機會,短期跌幅過大反而給了市場買入優質個股的機會。
3月9日,A股多只直播“概念股”漲停。一位分析人士表示,“獨角獸”A股上市紅利可能不會輻射到直播平臺公司。不過,若相關平臺公司能夠(在海外)成功上市,A股多家上市公司或將受益。
價值投資的種子,正在A股市場開花結果。截至昨天,已經有47家公司的2017年度業績增幅超過了100%。與此同時,在披露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的公司中,46家公司業績同比翻倍。
在今年兩會上,這一問題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
一直以來,A股市場退市制度不完善,指標相對單一、退市率整體較低飽受詬病。今年的兩會前,為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強化證券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證監會擬對《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退市意見》)進行修改,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回A股!全國“兩會”上的科技界企業家代表和委員們不約而同地談起了這一個話題。整齊地集體表態背后,是監管層對推進IPO改革所釋放的政策暖意,留住第二批“BATJ”企業的態度已十分明確。
A股市場上,與生豬相關的股票近期也表現不佳。Wind數據顯示,豬指數年初以來累計下跌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