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平穩 業績向好 股東增持 A股將逐步走出艱難時刻
受美股深幅調整等因素影響,近日A股出現回調,上證指數重回3100點。同時,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紛紛出手增持。2月6日至10日,有18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重要股東的增持事項,合計增持市值70.9億元。增持的背后是重要股東對公司的信心。A股整體估值已具備一定優勢,流動性平穩,經濟穩步復蘇,A股將逐步走出艱難時刻。
美股出現技術性調整
業內人士表示,美股回調并非發生了全球性經濟、金融層面的危機,只是技術性調整,對A股的負面影響有限。
“市場上關于美股‘九年牛市終結’的聲音不絕于耳,我們對此持有不同看法。從經濟基本面、估值、債市表現來看,美股近期下跌是對通脹預期的擔憂引發的技術性下跌,從債市傳導至股市,大量金融創新產品平倉,反過來加劇現貨市場下跌。整體來看,美股下跌對A股主要是情緒面的影響,對后市影響有限。”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表示。
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劉可表示,2010年以來,美股經歷了連續8年沒有發生過5%以上回撤的大牛市。就市場情緒而言,減稅和基建這兩項重大利好已充分兌現,企業盈利水平增速難以支撐美股高估值,加上被動投資者占比持續上升,加大了市場波動。從歷史上看,美國股市歷次崩盤,市場利率均在3.5%以上,而美國利率目前仍處于低水平。整體而言,美股本輪下跌是估值修復和去杠桿的過程。
“美股對A股的影響更多的是短期情緒面的沖擊。從全球看,A股估值背后的業績支撐最為堅實。央行近期的表態也顯示,市場流動性基本無憂。”劉可說。
企業估值有優勢
“在多數人的情緒到達冰點時,最艱難的時刻正在慢慢過去。這一波快速下跌后,應更加關注有業績的標的,因為錯殺終究要被修正。春節后或許會有紅包行情。”光大證券分析師劉曉波表示。
經過近期的下跌,無論從全球范圍看,還是自身縱向對比,目前A股的估值仍具備一定優勢。
“近日滬深300指數下跌大概率來自交易層面的原因,而非基本面或估值層面的原因。滬深300指數的當前估值吸引力有明顯改善,具備配置價值。”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徐彪表示,截至2月9日,滬深300指數的PE(TTM)為13.9倍,內在收益率為7.2%,高于當前AAA級企業債收益率(5.5%)。縱向來看,滬深300指數目前的風險溢價率為3.3%,略低于3.45%的歷史均值;股息率為2.2%,略高于1.9%的平均值。考慮到2018年構成滬深300指數的上市公司盈利將有10%左右的增長,其動態估值吸引力更佳。橫向來看,滬深300指數在全球主要指數中的估值和股息率也具有吸引力。此外,成長龍頭股的估值接近歷史底部。
劉可表示,2017年以來A股的強勢行情主要受益于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企業盈利回升。
從估值看,目前美股相對較貴,A股市場雖經過2016年、2017年的估值修復,但由于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長,以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指數估值在全球范圍內仍處于中下游水平。
行情邏輯未變
光大證券分析師張安寧表示,A股短期內受到較多因素疊加擾動,但這些因素更多是情緒上的傳導。從流動性等基本面看,A股仍有支撐:一是近期市場資金面仍較平穩,市場利率還有所下行;二是1月出口數據超預期,年初信貸投放或超預期,經濟基本面仍有韌性;三是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增速存在超預期的可能。
“中期支撐A股的基本面因素仍在,市場短期內出現調整正是擇股布局的好時機。”張安寧指出。
近期,市場風格出現從大盤藍籌轉向中小板塊的跡象。上周滬深300指數下跌10.08%,創業板指數下跌6.46%,后者跑贏前者3.62個百分點。不過,張安寧建議淡化對市場風格變化的關注,應自下而上精選被錯殺的價值藍籌股和優質成長股。
“風格變化不是核心問題,更值得關注的是市場邏輯主線有沒有被破壞或發生變化。以上證50指數為代表的價值藍籌此前漲幅較大,背后的邏輯主線是中國經濟韌性增強以及企業盈利能力提升;中小創此前持續調整主要是受業績增速持續下行的拖累。目前來看,我們傾向于認為上述邏輯主線暫時還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張安寧表示,短期內對價值藍籌股不宜過度悲觀,績優龍頭股回調后仍是配置首選;對中小成長股也不宜太樂觀,應耐心等待業績底的出現和確認。記者 王朱瑩
分析人士認為,美股市場的暴跌主要同其自身加息預期和過長時間過大幅度上漲有關,短期來看,雖然會對A股市場造成一些沖擊,但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L型走勢穩中有升,企業盈利改善,多項重大改革舉措有望在今年落地,市場料將保持穩中有升態勢。
受年報業績影響,滬深A股本周風云突變,閃崩股頻出,跌停股如潮,各種罕見狀況扎堆。爆倉、停牌、增持紛紛出現,低于一元的仙股、26個跌停以及被預測61個跌停的個股,先后浮出水面。
周一A股市場出現較有意思的走勢。早盤開盤后不久,上證綜指繼續沖高。創業板指則繼續慣性下跌。
繼上證指數25年來第二次“11連陽”后,單一基金單日發行規模突破300億元的消息引發A股再度走牛的猜想。然而“二八分化”現象嚴重,令不少投資者直言“賺了指數不賺錢”。
1月10日,A股市場區塊鏈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廣電運通等10只個股漲停。當天晚間,多家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進行了澄清。
截至目前,已有23家上市房企公布2017年全年銷售業績。碧桂園以5508億元的合同銷售額,問鼎年度銷售冠軍;萬科及恒大則以5298.8億元和5009.6億元分列二、三位。
2018年新年的頭5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均以陽線收盤。事實上,每逢開年,疊加節假日消費和冬季天氣等因素,通脹概念一直都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清零再出發的節后市場,“開門紅”行情印證了此前不少券商對1月A股市場的樂觀預期。“春季躁動”顯然已成為當下熱門話題。后市哪些板塊有望逆襲反超?
1月2日,截至收盤時,上證綜指漲1.24%,報3348.33點,創逾一個月新高;深證成指漲1.25%,報11178.05點;創業板指漲0.97%,報1769.67點。
2017年藍籌白馬獨領風騷。一邊是漲幅“過大”的大盤藍籌,一邊是業績與交易量發生惡性循環的“僵尸股”。在此市況下,估值與業績更匹配的中盤股似乎成為2018歲首沖鋒的最小阻力方向。
201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平穩收官,各大股指小幅飄紅,其中滬綜指成功收復3300點重要整數關口。
近期兩周,大盤持續在3300點附近震蕩調整,市場表現低迷。除天然氣板塊一再漲勢如潮外,其余板塊輪動堪比曇花一現,難以帶動市場持續向好。
上周A股市場先抑后揚,多空雙方繼續圍繞3300點展開博弈。創業板指數出現積極信號,表現略強。
如果證金、匯金第四季度未對三季度末所持的1118只個股進行增減持操作,四季度以來將實現浮盈193億元。其中,有240只證金、匯金重倉股自四季度以來持倉市值較三季度末增加。
周二A股滬深兩市主要指數繼續走低,且創業板收盤跌幅超過2%,保險、券商和銀行股等金融股獨撐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