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本周風云突變
A股跌停潮里的十大奇葩亂象
受年報業績影響,滬深A股本周風云突變,閃崩股頻出,跌停股如潮,各種罕見狀況扎堆。爆倉、停牌、增持紛紛出現,低于一元的仙股、26個跌停以及被預測61個跌停的個股,先后浮出水面。
ST保千里
創26次最長跌停
ST保千里2月2日再次跌停,報收2.87元,錄得連續26次跌停,再度刷新A股歷史上最長連續跌停紀錄。跌停之旅何時結束,市場仍在觀察。
消息面不容樂觀。公司2月1日晚間公告,公司原董事長莊敏涉嫌以對外投資收購資產、大額應收賬款交易、大額預付賬款交易、違規擔保等為由侵占公司利益。公司正在進一步清查當中,尚無最新進展。公司將繼續敦促原實控人莊敏盡快回到公司,配合公司核查。
保千里因涉嫌“造假借殼上市”引發多米諾效應,市值由2015年高峰期的729.3億元跌至目前73.7億元,市值縮水超650億元。目前ST保千里表示,2017年將出現大額虧損,且暫時無法確定數目,有退市風險。隨著二級市場股價雪崩,投資ST保千里的機構遭遇集體悶殺。
保千里公司對外界稱,“銀行抽貸已經對公司形成了實質影響,部分生產已不能正常開展。”此外,ST保千里及下屬子公司負債累累,到期未清償債務總額約9.36億元,大部分屬銀行機構貸款。前述債務最終能否清償,目前還是未知數。有部分銀行由于較早發現問題,并沒有出現大的損失。
2016年7月,保千里披露非公開發行股份情況報告書,海富通基金、紅塔紅土基金、金鷹基金、華龍證券、中車金證投資等5名股東,分食了約1.2億股增發股份,鎖定期12個月。前實際控制人莊敏 “陪同”認購了1338.36萬股,鎖定期為36個月。定增價14.86元/股,5家機構合計投入金額近18億。不過時至今日,ST保千里已經跌至3.02元,距離定增價已經縮水近八成,定增市值降至3.6億。
中興通訊
百億定增壓垮股價
在本周跌停潮中,很多“壞孩子”公司出現閃崩實屬正常;不過,也有白馬股出現了閃崩。
時隔十年,中興通訊再推股權融資計劃,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0億元。也許是時點不對,1月31日晚間公告一出,次日立馬遭到市場資金跌停回應,2月1日,中興通訊AH股齊跌,A股跌停,報收28.01元,H股下跌6.84%,報收26.55港元。據此計算,中興通訊A股市值一日蒸發130.4億元,正好等于其募資總額。
1月31日晚,中興通訊拋出百億級定增預案是: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8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0億元,用于面向5G網絡演進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面向5G網絡演進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項目總投資428.78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91億元。市場推算此次中興通訊定增價約為18.92元,而該公司1月31日收盤價為31.2元,折價幅度高達39.36%,有投資者因此質疑“中興通訊這么大幅折價定增發行,是公司向特定對象輸送利益”。
對此,中興通訊于次日緊急澄清,本次非公開發行尚未確定具體的發行價格。按照證監會2017年2月修訂的《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定價基準日必須是發行期首日,發行價格無法在披露預案時確定。
澄清公告并未挽救公司股價,當日依舊以跌停收盤。其實中興通訊股價暴跌發生在公告發出前5個交易日,自1月25日起,該股股價不斷走低,6個交易日內 (至2月1日),H股股價累計跌幅15.7%,A股股價累計跌幅24.4%。
*ST華澤
被基金調至61個跌停
與ST保千里相比,*ST華澤將可能成為A股史上最悲催的上市公司,目前它被基金公司下調估值,已不足停牌前股價的5%,相當于61個跌停——這家公司被基金“秒殺”到0.55元!
1月中旬,*ST華澤的官網被發現無法打開,公司給出的回復是:網址因欠費暫停。被幾千塊網站運營維護費用難倒的*ST華澤,緊接著被發現,賬上已經只剩下178元,成為“最窮上市公司”。
2月2日,華商基金發布公告稱,自2月1日起,對本公司旗下基金持有的“*ST華澤”股票進一步進行估值調整,調整后的估值價格為0.55元。目前,除了華商基金以外,暫無其他基金公司下調*ST華澤估值。
今年1月27日,*ST華澤發布公告,其中提到,如本公司存在或涉嫌存在重大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行為的,公司股票將可能被深交所實施暫停上市。2月1日,*ST華澤又發布了關于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其中提到存在多項違規事實:如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未在相關年報中披露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及相關的關聯交易情況、多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等等。
中毅達
第二家“虧多少我也不知道”
繼ST保千里稱“2017年不知道自己虧了多少”之后,又一家公司中毅達作出了上述陳述,令投資者大為不滿。該股本周暴跌達21%,股價收于4.09元,連創九年來新低。
近幾年來,中毅達成了A股有名的“問題公司”。2015年財務造假,2016年年底被立案調查,2017年還把審計機構亞太會計事務所“嚇跑了”。
2018年1月,該公司又爆出“35億商票門”事件,未經董事會審議,在法人代表及總經理黨悅棟的主導下,中毅達對子公司新疆中毅達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開具35億元商票做增信擔保,事后不僅遭到上交所問詢,還被董事長、董事、監事集體“打臉”。截至目前,據中毅達公告稱,子公司新疆中毅達源已經將35億商票退回到公司賬戶。
中毅達公告稱,公司預計2017年度將出現大額虧損,虧損數額暫時無法確定。由于公司變更年報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導致業績預告前未開展年報預審工作。數據顯示,2016年,中毅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8.82 萬元。公告顯示,其預虧主要原因是公司失信,導致公司流動性無法補充。多位董事、獨立董事曾表示,無法對此報告發表準確意見。
爾康制藥
近6億股股份觸及平倉線
去年業績造假的爾康制藥在這輪跌停潮中,連續兩天跌停。
爾康制藥2月2日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帥放文及一致行動人帥佳投資其質押的部分股份觸及平倉線。截至目前,帥放文共質押公司股份7.3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5.54%。目前,帥放文質押的3.41億股已觸及平倉線,占總股本的16.53%。帥佳投資共質押公司股份2.3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24%。目前,帥佳投資質押的2.32億股已觸及平倉線,占總股本比例的11.24%。
1月31日晚間,爾康制藥公告稱,因帥佳投資與中信證券質押合同糾紛,1月25日帥佳投資持有的1.58億股公司股份遭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截至公告日,帥佳投資共持有公司股份2.3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24%。帥佳投資被凍結股份共計1.5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65%,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68.08%。目前爾康制藥報收5.62元,創出階段性新低。
*ST海潤
12年來首只仙股面臨退市
時隔12年,仙股再現A股。2月1日 ,*ST海潤跌破1元價格紅線,成為兩市唯一一只仙股。
2月2日,該股繼續跌停,報收0.92元。截至收盤,除*ST海潤外,滬深兩市仍有41只股票價格在3元以下,集體處于“成仙”邊緣。
1月31日,*ST海潤發布2017年業績預告,凈利潤虧損預計約在23.7億元至28.4億元之間,這成為壓倒*ST海潤股價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前近三周,*ST海潤股價持續在1元上方,距離成仙一步之遙,受當天市場調整影響,資金參與熱情進一步降低,最終將*ST海潤拍在跌停板上。
往前追溯,上一次1元股集中現世還是在2005年和2006年。并且,2005年7月A股還曾經大面積出現過仙股,數目一度多達10只,而當年7月也被不少資深投資人戲稱為“黑色七月”。2006年,平潭發展、順發恒業甚至還下跌到每股0.6元附近。對于業績預虧的原因,*ST海潤方面表示,受2017年光伏市場行情下滑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產銷量、市場售價及銷售毛利率出現下降;同時,由于境內電站限電、境外光伏電站綠證市場交易量下降,導致公司資產減值金額增加。相比當年最高時每股5.85元,迄今其身價已經跌去83.42%。
廣汽集團
一天蒸發一年利潤
2月1日,滬深兩市有超過200只股票跌停,跌幅超5%的個股超過千只。中興通訊尚有百億級定增預案,而廣汽集團的閃崩,在消息面并沒有利空出現,市場分析,很有可能是受到機構大資金的牽連。
2月1日早盤,廣汽集團股價表現較為平穩。10時39分許,天降988萬手賣單將其股價砸至跌停,不到一分鐘,很多投資者沒有反應過來。隨后股價有所波動,跌停板反復打開,但最終以跌停結束了交易。截至收盤,廣汽集團報收21.6元/股,跌10%,并創出2016年7月以來的低點。廣汽集團2月1日收盤市值為1575億元,距離其開盤時1749.6億元的市值相差了174.6億元。據廣汽集團1月16日發布的業績預告來看,其2017年全年凈利潤為97.38億元至116.28億元之間。當天閃崩市值超過其2017年全年凈利潤。
市場分析,廣汽集團的“閃崩”更多可能源自外部因素。業內人士表示,廣汽集團跌停很可能是一些資管產品強行平倉的結果。近期一些公司業績不達預期,引發投資者擔憂并拖累股價。而一旦股價連續下跌導致資管產品被清倉,則其持有的其他股票也都要拋掉,引發連鎖反應。
和佳股份
實控人被動減持鬧閃崩
2月1日,A股部分公司出現閃崩,和佳股份頗有代表。而導致其閃崩的,則是一則利空消息的襲擊:大股東近兩年持有自家公司千萬股份,最后浮虧四成抱憾退場。
該公司午間發布一則關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被動減持通過資管計劃持有股份的計劃公告。公告顯示,因和佳股份實控人郝鎮熙通過安信乾盛浙銀鉅鑫3號特定多個客戶資產管理計劃持有和佳股份1465.62萬股(占總股本的1.86%),根據證監會及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相關要求,該資產管理計劃到期不得展期,必須終止。故郝鎮熙將減持該股份股票,此次減持屬于被動減持。
公告披露,2016年3月24日,郝鎮熙于 2016年2月29日至3月24日通過鉅鑫 3 號資管計劃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截至2016年6月15 日,郝鎮熙通過鉅鑫 3號資管計劃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累計增持公司股票 1465.620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1.8603%,增持計劃實施完畢。
當年郝鎮熙買入價格在12元至16元,而截至1月31日,和佳股份跌至8.48元,每股浮虧約四成。
樂視網
八跌停蒸發390億
復牌第八天,樂視網依然毫無懸念地被釘死在跌停板上,股價已只剩下6.61元,市值蒸發接近390億元。分析人士指出,賈躍亭的股權質押將隨時爆倉,樂視網也將再度面臨改天換日。
2月2日晚間,樂視網再次發布了關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強調賈躍亭仍然持有樂視網102426.66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5.67%,其中101953.98萬股(99.5%)已經質押給金融機構,存在因無法及時追加擔保而被相關機構處置的風險,從而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據公開報道,賈躍亭在2015年10月27日進行了一筆神秘的巨額股權質押融資,將其所持有的限售股4.67億股、流通股4000萬股,共計5.07億股(占當時所持樂視網股份的64.81%),全部被質押給某金融機構,借此融資套現近百億元。據保守測算,賈躍亭這筆5億股質押的平倉線在8.05元左右,補倉線在9元左右,理論上這家神秘機構已在向賈躍亭催促補倉。在公告中,樂視網重申了2017年業績預告,預計年虧損116.0億元至116.1億元,成為去年兩市虧損王。
安記食品
日均成交僅322萬元
市場本周還存在一個特別的類別,即僵尸股。市場認為,去年四季度以來,僵尸股不斷增多。剔除連續封板的新股外,今年年初至今,安記食品淪為正常交易的“僵尸股”之首。
2018年1月共22個交易日,安記食品日均成交額僅有322萬元,區間振幅3.25%,區間股價下跌2.18%,幾乎乏人問津。1月5日,安記食品更創下全日成交142.7萬元,換手率0.11%,2018年以來全市場交易金額新低。
2015年上市的安記食品是一家一直專注于調味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去年10月安記食品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去年1至9月營業收入1.82億元,同比下降2.69%;凈利潤2629.76萬元,同比下降11.49%。翻閱安記食品近三年財務數據,2014至2016年,安記食品營收分別約為2.79億、2.66億和2.59億,凈利潤分別約為5657萬、5316萬及4080萬。
安記食品符合市值偏小、估值偏高的“僵尸股”特點。截至最新收盤日,該股總市值僅45.6億,而動態市盈率高達122倍。從歷史上看,如此低迷的交易額是近期市場出現的新情況。
財經觀察
讓問題公司不再混跡于A股
本周由年報帶來的閃崩和跌停,讓投資者領略了股市凜冬的刺骨。各種各樣的問題公司,通過年報預告,一夜之間空襲了整個市場。
首先是業績預增到巨虧,扇貝逃亡2.0版的獐子島。投資者驚魂未定,就再曝驚天新聞,預計2017年凈利潤虧損5.3億元至7.2億元。其次是虧損大戶你追我趕,貝因美宣布2017年預虧10億,湖北宜化預虧48億、股價曾經到過300元的中國船舶預虧25億,正處于跌跌不休的樂視網宣布預虧116億元。更有不知道自己虧多少的奇葩公司,先有ST保千里,后有中毅達。
這到底是誰的錯?應當問責,讓問題公司不再混跡于A股。
所幸的是,我們看到了IPO的從嚴審核,從源頭上進行清理。最近三次發審委會審18家公司,僅通過3家,這樣的通過率,創下了中國股市IPO審核的新紀錄。市場在發問,與現在嚴格審核比,有一部分公司是不夠格的,甚至于混跡于市的,這批圈到錢的公司怎么處理?
針對本周投資者所擔心的股票質押爆倉風險,機構表示無論從高質押比的股票家數占比,還是從低于預警線的股票家數占比來看,股權質押都不具備引發A股系統性風險的力量。但是投資者一定要規避質押比例較高且處于預警線以下或者距離預警線較近的股票。
投資者不要想著問題公司能咸魚翻身,即便這次躲過了,人家原樣重來,我們也領教過不是一兩次了。本版文/記者 劉慎良
周一A股市場出現較有意思的走勢。早盤開盤后不久,上證綜指繼續沖高。創業板指則繼續慣性下跌。
繼上證指數25年來第二次“11連陽”后,單一基金單日發行規模突破300億元的消息引發A股再度走牛的猜想。然而“二八分化”現象嚴重,令不少投資者直言“賺了指數不賺錢”。
1月10日,A股市場區塊鏈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廣電運通等10只個股漲停。當天晚間,多家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進行了澄清。
截至目前,已有23家上市房企公布2017年全年銷售業績。碧桂園以5508億元的合同銷售額,問鼎年度銷售冠軍;萬科及恒大則以5298.8億元和5009.6億元分列二、三位。
2018年新年的頭5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均以陽線收盤。事實上,每逢開年,疊加節假日消費和冬季天氣等因素,通脹概念一直都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清零再出發的節后市場,“開門紅”行情印證了此前不少券商對1月A股市場的樂觀預期。“春季躁動”顯然已成為當下熱門話題。后市哪些板塊有望逆襲反超?
1月2日,截至收盤時,上證綜指漲1.24%,報3348.33點,創逾一個月新高;深證成指漲1.25%,報11178.05點;創業板指漲0.97%,報1769.67點。
2017年藍籌白馬獨領風騷。一邊是漲幅“過大”的大盤藍籌,一邊是業績與交易量發生惡性循環的“僵尸股”。在此市況下,估值與業績更匹配的中盤股似乎成為2018歲首沖鋒的最小阻力方向。
201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平穩收官,各大股指小幅飄紅,其中滬綜指成功收復3300點重要整數關口。
近期兩周,大盤持續在3300點附近震蕩調整,市場表現低迷。除天然氣板塊一再漲勢如潮外,其余板塊輪動堪比曇花一現,難以帶動市場持續向好。
上周A股市場先抑后揚,多空雙方繼續圍繞3300點展開博弈。創業板指數出現積極信號,表現略強。
如果證金、匯金第四季度未對三季度末所持的1118只個股進行增減持操作,四季度以來將實現浮盈193億元。其中,有240只證金、匯金重倉股自四季度以來持倉市值較三季度末增加。
周二A股滬深兩市主要指數繼續走低,且創業板收盤跌幅超過2%,保險、券商和銀行股等金融股獨撐指數。
年終之際,A股進入風格震蕩、博弈加劇的階段,藍籌白馬階段性調整,成長機會有抬頭之勢,但是基金機構抱團“白龍馬”的態勢并未有根本性改變。
就在11月29日,素有“策略會魔咒”之稱的招商證券在深圳舉行2018年年度投資策略會,并在本次會議上發布2018年宏觀經濟、A股市場、H股市場、公司行業等系列投資策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