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媒體發布了2014年的中國“富人報告”,報告稱,截至2014年底,國內可投資資產在人民幣1000萬元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士的數量已超過100萬人,人均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約3000萬元人民幣。高凈值人士,通常被指為資產1000萬以上的人士。國內知名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的理財師指出,今年以來,隨著股市火熱,在股市的“帶領”之下,也催生了不少新晉級的高凈值人士。對于這部分人群,應該如何做一些理財和比較合適的投資呢?
首先,股市投資其實也是可以考慮,但是風險越來越大,可以說,不再像去年年底和今年前那幾個月,隨便買只股票就漲了。據說當時你輸錯代碼也沒有關系,一樣的上漲。如今瘋狂的股市時期已過,還剩下哪些值得去嘗試的投資呢?主要有4種:
1、信托投資
信托在過去是比較被熱捧的投資品種。信托如果進行合理規劃的話,能合理的規避部分稅費,特別是遺產稅。在內地,恐怕很多高凈值人士今后也會面臨這個問題的挑戰。因此信托、海外信托可算是一種可參考的投資渠道。
2、海外保險
保險顧名思義,能提供一個穩定的保障。需要指出的是,相對于國內的保險品種,海外保險,特別是香港保險,具有較大的優勢。例如健康保險,承保的條件、承保的范圍、保費性價比、理賠的難易程度來說,香港的保險基本要優于國內保險。另外還有養老保險,香港的養老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較高,在一定年限后能提取的資金比例也高,也能折算成更多的貨幣。因此海外保險、香港保險也可做為投資的一種選擇,無論是健康險還是養老保險。
3、國內的投資品種
目前來看,國內的投資其實除了紅火的股市之外,也有一些機構發行的產品比較適合進行投資和理財。以最新的眾星拱月mom證券投資計劃為例,掛鉤股市等投資標的,它是一種manager of managers形式的基金,即“管理人的管理人”。通常一個基金的基金經理不直接管理基金投資,而是將基金資產委托給其他的一些基金經理來進行管理,并直接授予這些基金經理投資決策的權限。mom的投資組合及投資策略是多元的,可跨市場、跨品種,還可套利交易,也不局限于內地股市。因此基金的靈活性非常的強,也增大了獲利的機遇。對于普通投資者,可選擇優先級投資,能享有8%的保障收益外加浮動收益。如果選擇劣后方,則能享受更高額的潛在收益。這類型的投資計劃,只需50萬即可起投,相對也比較適合高凈值人士,而且它比散戶直接投資于股市,跟機構博弈要安全多了。
4、房地產投資
房地產投資,需要注明一下,應該是海外置業。國內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其實并不很好。而在國外,則是一片“藍?!薄y計顯示,現如今有約七成高凈值人群已進行過海外置業,平均投入為600萬元。全球范圍來看,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歐盟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幾個國家,另外包括一些熱門的旅游目的地,如塞浦路斯等,都是國人愛置業的地區。這兩年,據嘉豐瑞德理財師的觀察,海外房地產投資的平均投資收益基本都很不錯。因此,海外置業也是高凈值人士的可選投資選項之一。
總之,對于無論是在國內發展還是有意國外發展,或短期或中長期投資,上述的理財產品種類,包括信托、保險、mom證券計劃、房地產等類投資,其實當中都有一些不錯的投資標的可選。對于已經有一筆閑置資金或剛有一筆資金的投資人來說,是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理財和投資規劃了。
一條接近國資委人士的消息稱國企改革頂層設計中關于央企分類、國資投資運營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四個方案有望在近期公布。
隨著大盤站上5000點,恐高的投資者越來越多,“落袋為安”的情緒也在逐漸蔓延。于是乎,“市場是不是變熊了?”、“我要不要贖回?”、“如果市場這么一直跌下去,該買什么基金才能避險?”等等充滿恐慌的疑問,成了后臺出現率最高的問題,沒有之一!
形成了完善的、獨特的思想體系和交易體系,無論長中短線,均可自由交易,在股票市場中游刃有余,這時的你可以被尊稱為股神了。
國內有專業機構統計,截至今年6月14日,在成立于今年之前的762只主動管理型基金產品中,共有316只基金產品年內回報超過100%,其中41只產品回報超過150%。在魏鳳春看來,目前投資者分歧有所加大,市場波動將更加劇烈,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將更加要求風險控制。
本周二暴跌的A股昨日在898.4億元流入資金的支撐下又一次上演了大V反攻走勢,創業板指更是大漲近4.5%。多數分析稱,后市很可能繼續在5000點附近寬幅震蕩和調整,創業板會否啟動新的上漲還需觀察。因此,若已“下車”,端午前謹慎搶反彈,不妨就等下一波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