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A股繼續殺跌,各分類股指跌幅相若,這在以往比較少見,這通常暗示市場進入了普跌狀態。截至收盤,滬綜指跌3.47%至4887.43點。此外,深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綜跌幅分別為3.59%、3.83%、3.56%。早盤大盤跳空低開,這在本輪牛市中是比較罕見的。由分時看,股指上漲屢屢縮量,可一旦下跌,成交量便大了起來。
場外配資所涉及股票大多為高波動率品種,如次新股、創業板等,一般的投資者弄不清其中水深水淺,所以最好暫時回避投機類股票,待其過度杠桿出清之后再說。
考慮到去杠桿可能較耗時,故這波調整可能會有些時間,也有些空間,總之應有異于以往的調整。筆者相信,既然本輪牛市被冠以“桿杠牛市“,那么當去桿杠時的殺傷力便不容漠視。未來投資者應特別留意場外配資的去桿杠進程,如果監管方面盯得較緊,分寸上拿捏得不十分好,那么便不排除出現踩踏現象的可能。
踩踏的主要特征是于超低位放量,因屆時許多融資盤或被無條件平倉。融資盤強平貌似可怕,但實際上也伴隨著機會,因為強平高潮后通常極易出現劇烈反彈。
一般而言,如果監管層想在較短的時間內擠去過度杠桿,那么股指回撤空間可能就會大些;如果只是用市場自然增長的資金來漸漸地取代杠桿資金,那么這種情況下調整空間就會小一些,當然時間上會拉長。
在過去大半年中,勇于抄底的投資者做得十分順手,有可能已養成習慣,但筆者認為接下來可能得多長個心眼,可能不宜一味執著于過去的經驗。以往每每大盤出現調整跡象,官媒即不失時機唱多,可如今情況顯然有異,僅憑這一點,投資者的操作習慣也許就應改變。
大盤已連續殺跌兩天,短期內續殺動能或有所衰竭,但仍可能有些震蕩余波。未來大盤不太可能延續前期那種單邊上升勢頭,行情或演變成“一步三折”,這樣的市道一般是無須擔憂踏空的,未來波段操作的機會反有可能增加。◎每經記者 鄭步春
截至收盤,滬指跌3.47%,報4887.43點,成交8954億元;深成指跌3.54%,報17075.9點,成交8054億元。創業板報3590.67點,跌105.36點,跌幅2.85%,成交1693.92億。
昨日滬指血腥殺跌3.47%,相繼失守5000點及4900點兩個整數關口,權重股領銜殺跌,行業板塊無一上漲,兩市逾2000股下挫。“赫赫有名”的中國中車再度暴跌10%,股價近腰斬,被投資者吐槽戲稱,“即日起中國中車改名為中國南車,因為中國北車已經跌沒了。
在5000點上方停留7個交易日后,大盤昨日失守5000點整數關。在周一大跌之后,大盤未能如之前那樣快速反彈不免令投資者失望,但在部分機構投資者看來,在指數進入當前高度后,充分的壓力釋放或對牛市的健康持續更有好處。
面對這只超級大盤股,市場有點不鎮靜了,投資者開始擔心這只超級大盤股的上市將會壓垮大盤,甚至會終止這一波牛市。雖然本周超級大盤股國泰君安的發行再次令市場緊張起來,但是,筆者認為,大盤股的發行、上市并不會令當前的市場走勢發生根本性轉變。
繼中國核電登陸A股后,本周國泰君安開始申購,打新盛宴令投資者趨之若鶩。專家認為,在IPO提速的同時,應該加快完善退市制度,加快符合退市條件的相關上市公司退市進程,以凈化市場,維護投資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