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排隊企業中還有4家大盤股
在IPO提速情況下,大盤股發行或成常態。中國核電上市首日直奔漲停,并帶動相關板塊走強,據悉,后續還將陸續有大盤股發行上市。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如果以發行量超過10億股為標準,那么,截至今年5月28日,IPO排隊企業中符合標準的有4家,分別是江蘇銀行、上海銀行、中國銀河證券和白銀有色集團。
財貓網聯合創始人兼COO高耀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盤股發行可增加供應量,如果大市值公司IPO增多,每次打新資金凍結也會增加,但是對IPO發行并無本質影響。雖然大市值IPO來襲,但二級市場按照市值大小分類不一定合理,一些創業板和中小板的科技公司已經超千億元市值了。
不少券商認為,與巨額募資相對應的是打新凍結資金的高企,預計本輪新股合計凍結資金將遠遠高于此前一批的3.5萬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6月2日,滬指站穩4900點大關,漲幅1.69%;創業板指3901.54點,漲幅4.92%,刷新歷史新高。綜合來看,市場憂慮的“大盤股上市將是壓垮牛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說法,并不具有普遍性。
國泰君安一位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募資超百億元的大盤股上市,并不會使市場走勢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牛市的邏輯始終還是建立在基本面與資金面的互相配合之上,大盤股的“抽血效應”并沒有想象中來的顯著。
“當前的新股定價制度屬于制度性紅利,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監管部門對于二級市場需要注意的是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 高耀華告訴記者。
面對大盤股強勢來襲,高耀華提醒,投資者需要加強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更多地考慮提升投資能力而非消息渠道,這樣才能持續地享受到A股上漲和改革帶來的紅利。■本報見習記者 蘇詩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