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失約”中國A股
市場分析對A股影響有限
中國A股再次被“國際范”MSCI拒之門外。北京時間10日凌晨,全球領先的指數和投資決策工具供應商MSCI(明晟)指數公司公布的2015年全球市場分類評審結果顯示,中國A股并未出現在其新興市場指數序列中,A股納入MSCI指數的計劃暫時落空。
□發布MSCI第二次“拒絕”A股
MSCI明晟公司在北京時間6月10日凌晨發布公告表示,暫時沒能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MSCI與中國證監會將組成工作組解決問題。MSCI也表示,中國A股將保留在2016年新興市場指數評估名單中。
對于此次“失約”A股的原因,MSCI董事總經理、全球研究主管里米·布賴恩德說,MSCI預計“在一些市場準入相關重要問題解決后”將A股納入全球基準指數。世界各地主要投資者熱切期待A股市場能夠進一步開放,特別是關于額度的分配,資本流動限制和股票的實際權益擁有權等問題。
歸納起來,此次沒能納入的原因主要由于額度分配過程、資本流動限制、海外投資者受益權屬界定這三方面存在障礙。
公開信息顯示,這是MSCI第二次拒絕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MSCI最初在2014年3月提議將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但美國領航集團、富達和鄧普頓等大型基金讓該計劃告吹。
◎名詞解釋
MSCI指數又稱明晟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中最多采用的投資標的。明晟公司是一家提供全球指數及相關衍生金融產品標的國際公司,其推出的MSCI指數廣為投資人參考,全球的投資專業人士,包括投資組合經理、經紀交易商、交易所、投資顧問、學者及金融媒體均會使用MSCI指數。
MSCI并表示,在一些重要問題解決之后預計將把中國A股納入全球基準指數。市場普遍預計,A股被納入明晟指數,將進一步推升今年A股創下令全世界矚目的漲勢。
多家基金公司對國企改革概念采取“主動+被動”全方位布局模式,通常為一只改革主題的主動型基金與被動的指數分級基金齊齊上陣。這些基金中少數正處于建倉期,絕大多數還未開始建倉,根據5月份新基金平均募集30億份計算,大約可為國企改革概念股提供630億元“子彈”。
從本輪牛市前半程來看,我們可以初步總結出10倍牛股的幾大要素:市值小、資本運作積極、處于風口行業、來自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二,改革和創新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兩大推動力,也是本輪牛市的兩大主題,沿海地區上市公司機制較為靈活、創新意識強、創新氛圍濃厚。
隨著英國指數公司富時集團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過渡性指數以及MSCI2015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結果的即將公布,A股的國際化趨勢成為市場關注熱點。
期待改革釋放制度紅利的新牛市正在A股市場深度演繹,以改革創新解決前進中的一些問題可望推動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除了制度層面的完善,在交易規則、交易工具的創新上,隨著證券法的修改和市場的日漸成熟,中國資本市場也可以借鑒國際市場成熟做法,積極推進工具和制度的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