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券商看好A股下半年行情 一致看好創新板塊
上證指數近日在5000點關前徘徊,但這并未妨礙機構看好后市。
中信證券研究部策略組昨日在“中信證券2015年中期策略會”上表示,預計傳統行業權重較大的上證指數今年將圍繞5500點中樞震蕩,運行區間在4500點至6500點。同時,每當主板市場向4500點調整時,存在較好的買入機會。而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趙揚昨日在“光大證券2015年中期策略會暨創業高峰論壇”上認為,如果新增資金“天量”能夠持續,今年A股可看高至7000點。
均值回歸的規律在傳統行業為主的主板作用更為明顯。中信證券表示,上證指數在5000點以上時,企業業績則更為關注,預計今年A股企業盈利將負增長,其中非金融企業尤甚。寬松政策能夠穩增長但不能逆轉周期,在傳統行業權重較大的主板能支持25倍市盈率的中樞,對應5500點;金融周期在兩年內重新上行的機會較小。
中信證券認為創業板代表轉型、創新經濟,有望跑贏主板,目標4500點。創業板盈利增速領先于主板,對經濟免疫力好,成長性并非完全靠講故事。從相對吸引力來看,創業板也不比主板低。最后,股市的“反身性”,即股價對上市公司融資條件的“正反饋”影響,將獎勵轉型、創新企業,幫助其脫穎而出,是評價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時不可忽略的因素。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趙揚則認為,每一輪牛市的主旋律都符合經濟的根本趨勢,而科技股貫穿本輪牛市,堅定看好此板塊。“A股資金面的增量模式已于去年7月份正式開啟,被錢推著走的感覺是幸福的‘煩惱’。應當堅定地重倉未來。”
中信證券同時表示,“中國制造2025”將是下半年影響面最廣的創新主線。制造業公司占上市公司總數的2/3,市值在2/5左右,影響面非常廣。在政策鼓勵支持下,制造業升級最快捷的方法是借助牛市融資后,到歐美收購先進企業。后期看好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高端裝備這三大投資方向。在這基礎上,偏好有并購整合及海外擴張經驗或潛力的公司,建議投資相應股票組合。
考慮到資金出海便利程度,中信證券預計在國內和海外市場上市的中國企業之間估值差距將逐漸收斂,并建議投資者可通過QDII指數基金的方式,整體投資估值仍較低的H股和美國中概股市場。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在該公司的策略會上認為,后期貨幣政策還將進一步寬松。他說,“甜蜜的成本”是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揚,畢竟長期利率還未改變,實體經濟融資難問題還未緩解,后期通過降準降息或是最佳方式,尤其是降準很有必要性。
談及市場風險,徐高認為,下半年資本市場的風險主要來自貨幣政策的調整。經濟增長在下半年會處于逐步觸底并復蘇的狀態,預期GDP增速為7%。經濟下滑的風險會持續降低,貨幣政策可能會做邊際改善。一旦發生,會扭轉短期流動性的預期,從而帶來資本市場的調整壓力。如果經濟繼續走弱,那么貨幣政策寬松會持續,流動性預期將持續。⊙記者 王寧 ○編輯 顏劍
昨日兩市延續了周一的反彈勢頭,滬綜指站上4900點,創業板指大漲繼續刷新歷史新高。
機構及散戶投資者在以各種方式借道投資中國A股市場,無論是離岸中國股基還是與A股相關的ETF,正吸引到越來越多資金涌入。這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市場ETF打開一扇新的窗口,迄今為止,它們中只有少數幾只對中國A股有直接敞口。
由此看來,上周5000點的沖關主力國防軍工、鋼鐵和采掘板塊近期整體出現不同程度的休整,而作為藍籌股的“帶頭大哥”,非銀金融和銀行板塊卻在此前沖關和調整階段持續低迷。具體來看,可在“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國企改革、“一帶一路”等戰略主題中尋找前期漲幅不大或存在“預期落差”的品種。
上周,英國指數公司富時集團(FTSE)啟動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基準的過渡計劃,富時的2個新興市場指數都將納入中國A股。摩根大通亞太地區副主席李晶表示,上證綜指和MSCI中國指數的預期市盈率分別為18倍和12倍,仍然遠低于2006到2007年上一輪牛市的43倍和24倍。
在經歷了上周“5·28”大跌的調整之后,短短幾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就再度回到了4900點之上,而像深成指、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等更是早已再創本輪行情的新高。筆者認為,從近期股指的走勢來看,除了上證指數外,其他指數本周均已創出本輪行情的新高,完全消化了上周四的大陰線。